下午,他接到了汪真的電話。
汪真已經處理好畫廊的事情,立刻很快就要坐飛機來鈕約。
姜哲勸說:“還有兩天時間,畫展就結束了。你再跑過來,也待不了多久,何必浪費路費。”
“不行,從現在的情況看,這次的畫展會非常成功,我必須親自去感受一下。我把你去哥大作示范的這個消息,在圈子里面放出去算,很多人還打電話過來詢問。甚至有人想看一看你在那里的展示視頻。
我知道,肯定有人不信,不過,我會找機會,讓那些照片被他們看到,到時候,看他們怎么說。”
姜哲聽到汪真堅持,便不再勸。
同一時間。
濱海藝術學院,眾多老師和學院的一些高層在會議室,傳看秦教授打印出來的資料。
系主任看著一張合照以及姜哲獲得的證書,向秦教授詢問除姜哲外,其他合影人的身份,以及證書上的信息。
其他老師也在看姜哲傳回來的資料。
有一位老師拿著看克里評論姜哲畫展的文章,他邊看邊都讀翻譯過來的內容。“色彩感覺厚重,暗部又十分透明,某些地方甚至散發著寶石一般的光澤……用構圖和造型,營造宏大的敘事氛圍,猶如影視中的場景,畫面的戲劇性,極具情感的張力……
這種繪畫,油畫味兒濃郁,看起來痛快淋漓,滋味醇厚……”
他看完文章,感慨道:“這個評價很高啊。不過,我怎么記得姜哲的作品當中,沒有他說的這些什么美式韻味兒?”
“他評論的作品,是姜哲辦畫展的那批作品,與平時畫的油畫不太一樣。”另一位老師解釋。
“我們還一直想去國外,與同行交流學習。現在,咱們還沒去成,學生呢是先去那里做示范了。”
一位老師接話:“估計,他們那里不看什么資歷,只看繪畫水平。姜哲雖然是學生,但是創作水平,已經在那里擺著。”
“你們說,他會不會與那里聯系,以后直接到米國讀研究生了?”
“當想當年,我讀大學時就盼望著有這樣的機會,可惜始終沒能等來。”
“就別說那些事情了。”一位老師看到系主任和秦教授結束談話,便提議:“主任,您看人家國外的大學,都邀請姜哲去做示范了,等他回來,是不是也在咱們學校搞一次這樣的學習?雖然他是咱們自己學校的學生,但是,咱們也要表現出重視的態度。”
系主任笑著說:“這個提議不錯,我向上做匯報。”
盡管心里也贊同這個建議,但是他沒有急著答應。
另一位老師說:“姜哲學習油畫專業,其他專業的師生,也未必感興趣。我建議,等姜哲回來,可以搞一個咱們內部的交流活動或者研討活動。讓他也說說在那邊的感受,傳授經驗。”
系主任把建議記下,笑著說道:“這個建議也不錯。可以先形成具體的方案,在向上匯報。”
大家看到系主任心情很好,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人趁機把一些不相關的事情,也提出來。
因為心情好,系主任對于這趁機說些無關事情的行為,也沒多說什么。
散會后,他對秦教授說道:“你對姜哲說,只要那邊有好的消息,盡快給咱們發過來。我把這些拿去給匯報。幾位高層,也在等好消息。
找機會,讓其他藝術類高校的同行們也看一看,咱們的學生做出了什么樣的成績。”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