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米塔什劇院,簡稱冬宮劇院,由葉卡捷琳娜二世建造于1783~1786年間,原為沙皇皇室的私人劇院。
姜哲和胡老師來到劇院門外的時候,聽到前面有人議論,似乎里面是正在進行表演。很多游客準備去在劇院中觀看表演。
胡老師建議姜哲一起過去看。
姜哲也沒有看過這類的表演,所以就改變了繞過去的打算,跟著胡老師走進劇院。
因為很多游客站在走道中,導致后面的游客活動范圍有限。
姜哲環視劇院布置。
觀眾坐位呈階梯形排列,約有幾百個坐位。舞臺上正有幾個人穿著話劇服裝,似乎正在排練。
姜哲看到不是什么正式的表演,而且也看不懂,便沒了興趣。
為了節省時間,就告訴胡老師,準備直接去下一個展廳。
在離開劇院時,他看到了那位美麗的女子。
眼神略一停留,女子也看了過來。
她對著姜哲嫣然一笑,笑容中有一點羞澀。
兩個人眼神一對,姜哲覺得雙方不認識,對方的笑容應該只是出于禮貌,便以笑容回應,同時把這一幕記在心里。
胡老師也跟著姜哲離開了展廳。
因為參觀者人數多,姜哲走路的速度比較慢。
女孩兒正在看同伴聊天,但是眼神時不時掃向,正在姜哲的方向,直到看不見他
“你怎么走神了?加琳娜。”同伴發現女孩對自己的話沒反應,就提高聲音。
女孩兒回過神來,急忙說道:“我沒事。”
姜哲很快又看到了一幅有意思的作品。
畫中,一個小男孩兒,手里提著空空的籃子,就在這時候,有一只狗狗要找他要吃的。
男孩只能攤開手,應該是在說,我已經沒有吃的了。他的臉上帶著笑容,有樂觀,也有尷尬。
姜哲猜測,這個畫面應該不是虛構的,畫家應該是把見過的一個場景,給記錄了下來。
這種生動表現一個生活瞬間,且有生活氣息的作品,值得品味。
盡管這幅畫的技巧算不上多么高超,也沒有高出同時代時代的畫家們,但姜哲依舊看的津津有味。
姜哲正準備繼續往前走,看到胡老師正在端詳一幅描繪威尼斯水鄉的作品。
她是從左走到右邊,又走回原本的位置,從不同角度反復的觀察。
“姜哲,看這幅畫的建筑,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透視都是非常精準。就像身臨其境一樣。”
姜哲看了一眼,也認同這幅畫畫的非常精美。
不過他的心思都飛向就下一個展廳。
拉斐爾廳,主要展出拉斐爾的畫作。
不過,進入展廳,首先看到的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彩釉陶器。
這里收藏的拉斐爾的作品,是兩幅圣像畫。依舊有很多人在圍觀。
姜哲先去觀摩其中一幅。圣母和圣子,又稱報圣嬰的圣母。拉斐爾創作于1502或1504年,也稱科涅斯塔比勒圣母。冬宮命名的方式,是從誰手上買來的就冠以誰的名字。
這幅畫的尺寸不大。
姜哲看過后,覺得這幅作品,算不上拉斐爾的代表作。
他又排隊去看另一幅作品。
神圣家庭又名圣母子與無胡須的約瑟夫。這幅畫是拉斐爾的早期畫作,作于1506年,也是冬宮鎮館之寶之一。
這幅畫可有意思了。瑪利亞和木匠約瑟夫結婚之前已懷孕,當然,不是木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