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約瑟滿面愁容的看著圣子出生。
姜哲觀察畫家對每個人物形象的塑造。
其中,有對常規認知的大膽改變,例如,去掉了約瑟夫胡子,與之前畫作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姜哲分析,畫家在這個時期,已經將人物塑造,推到新高度,用柔和的線條,完美的色彩和人物姿態的使用,使這幅畫感到了完美的和諧。
參觀過程中,幾位年齡大的同伴,即為找到了姜哲二人,問他們是否要休息。
姜哲這才發現,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午飯時間。幾位年齡大的老師雖然也很想繼續參觀,但是確實堅持不住了,決定先去吃午飯,休息一會兒,下午再進來繼續參觀。
姜哲決定節省時間,繼續觀摩。
于是,一組的人分作兩隊。
姜哲留在博物館,繼續觀摩。其他人去吃午飯。
對觀摩名家真跡的期待,以及健康的體魄,讓他可以忽略饑餓,而且不覺得疲憊。
他經過拉斐爾長廊,觀摩壁畫,以及天頂上的52個圣經中的場景。
通過指南了解到,原版的拉斐爾長廊在梵蒂岡博物館內。葉卡捷琳娜二世在1775年迷上了壁畫,于是派遣畫師到梵蒂岡將整座長廊臨摹到東宮,連建筑尺寸都是一模一樣。
姜哲有找到一幅感興趣的畫。
卡拉瓦喬的作品——琵琶演奏者。冬宮只有一幅卡拉瓦喬的作品。
畫中,有一位彈琴的美少年。
少年面前的桌上,擺著曲譜,水果等物品。畫家把曲譜上的符號,描繪的非常清楚。
這個譜子,是一首流行于16世紀的情歌。
姜哲看到畫中的水果,想起卡拉瓦喬的名作,水果籃。
這些水果上面的這些不完美的描繪,類似就是被割開的小口子,或者是有的水果上長蛀,引人遐想。
看過卡拉瓦喬的作品,姜哲穿過幾個展廳,對這些藏品沒感覺,就沒有停留。
他來到米開朗基羅廳。
可惜,這里只有展廳中央的一座雕塑,是米開朗基羅的作品。
作品被命名為蜷縮的男孩,也是全冬宮博物館內唯一屬于米開朗基羅的作品。
姜哲排隊來到作品鏡前。
因為人多,他一邊慢慢挪動,一邊從不同角度,觀察作品。
這是一個未完成的作品,只是做出形態,但沒有進一步精細加工,也沒拋光打磨。
姜哲覺得,這樣的作品反而能夠看出藝術家在制作過程中的思路和技巧。
時間有限,但姜哲準備排隊再看一遍。
第二次排隊,忽然聞到了一陣香氣,明顯是女士香水的香氣。
有兩個女孩兒,也準備排隊。
姜哲及時止住步伐,避免碰撞。
巧的是,其中一位女孩,這正是自己注意到的那位。
姜哲是與對方先排隊。
“謝謝。”女孩兒和同伴,站到了姜哲前面。
姜哲排在她們后面,距離女孩很近。
緩緩向前移動時,姜哲聽到系統的提示。
“您接觸到非常適合表現的人物素材女孩加林娜。請以她為原型,進行創作。系統將根據作品的等級,以及您的創作過程,進行評分并發放獎勵。”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