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用畫筆蘸土紅色,又加了少量的中黃和淺赭石,略做調和就果斷的將塊兒顏色,點到畫面上。
這一筆,點出畫面人物的眼窩暗部的一小部份。色彩和人物現實人物的膚色有差距,但是放在畫面中,卻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了暗部的冷暖變化。
姜哲作畫的速度并不快,但每一筆都很果斷,偶爾會有一些非常灑脫快速的筆觸,除了用畫筆涂抹堆疊,有時還會用手指對顏色進行調整。
想在這張大約50x70cm的油畫布上,畫好一個女子的半身像,必然要對形象做一定的概括和改變。
同時,為了在這場比較中贏得頭彩,獲得系統的獎勵,他首先要堅持現實主義表現方向。這是列賓學院傳統的強項。在這方面他們有悠久的歷史,也出現過優秀的畫家。
但姜哲也有信心,用直接畫法,但是融合部分古典繪畫對人物塑造的技巧,既能保持自己的風格,同時也能讓列賓美術學院的師生認可。特點。
第二,要吸收一些當代色彩的知識,既有明亮艷麗的色彩,也要有豐富的灰色調。讓色彩化微妙,起到塑造形象的作用,體現時代特點。
第三,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有所側重。重點人物神態,特別是眼神。在次要的背景上,用了概括灑脫的筆法。形成細膩與粗獷的視覺對比。
這些技巧,最終都要用來表現人物的神態和性格。
加林娜在俄國女孩中,算是苗條的一類。她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眼睛,如盈盈秋水,給人的感官很獨特。
現在,姜哲的對油畫技巧的掌握,足以支持臨場發揮。
只要自己把肖像畫專精的和寫生這兩方面的特長發揮出來,就能贏。
有了方向和過去的積累,他畫的每一筆,都很篤定。
現場的觀眾們,有人安靜觀摩,也有人小聲的交流。
在他們的角度,能清楚看到兩人做示范,還能進行比對。
列賓美院基礎部的老師,基本功非常扎實,每一個刻畫步驟要達到什么目的,非常到位,即便暫時看不到最終效果,也能猜出,效果不會差。他一邊教學一邊做示范,狀態自然,節奏拿捏的很準。
姜哲雖然講的不多,但是現場表現來看,也非常篤定。
一些看過姜哲作畫的人,見他在陌生的環境,用不熟悉的工具依舊能夠保持狀態,也放心了,應該不會出現丟人現眼的情況。
加林娜時不時的看向姜哲。
沉浸在作畫中的姜哲,展現出另一種狀態。年輕又有活力,同時散發著一種專注,深沉特殊的魅力。
加林娜越發關注姜哲,想象著畫面中的自己,會是什么樣子。
每當姜哲看向自己的時候,她心中都會泛起一種異樣的感受。
姜哲略做休息,開始描繪重點。
經過了一個小時的刻畫,畫面中的人物造型,色調都已經具備。
他大膽的加入現實中沒有的色彩,還要把光源和環境與人物本身的色彩進行協調。
眾人看到姜哲作畫的速度慢下來,都知道這是關鍵時刻。
坐在近處的人和坐在稍遠位置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近處的人可以看到姜哲調整的具體內容,遠處的人看不清楚,但是能感覺到畫面的人物形象,被逐漸塑造出柔和溫婉的美感。再對比另一幅示范作品,似乎看起來差不多的寫實人物,姜哲的畫總有一種特殊的美。
兩幅畫的差異,逐漸變得明顯。
觀眾們看到了具體的差異,暫時又找不到原因,越發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