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很堅定。”
“像是在等待結果。”有幾位同學回應。
姜哲順勢說道:“對。
我猜,作者在創作這幅畫的時候,也從觀眾的角度去考慮,觀眾想看什么?
于是,他以另一個的角度來創作。”
這時有同學詢問,有沒有可能是作者只是很同情這位女子。也有同學看過這段歷史,認為隨著時間變化,人們對這件事的認識,有了變化,才有這幅作品出現。
姜哲說:“不能排除這個可能。
我在選擇圖例時,加入這幅畫,就是想展示,這些優秀畫家,如何創作一幅吸引觀眾的作品。
畫家們選擇這個題材時,有多方面的出原因,但是在創作過程中,一定有理性的分析運用。”
接下來,姜哲在講解的過程中,續又回答了幾個人的問題。
看到了電腦的上的時間顯示,已經比預計的講解時間,多出了半個小時。
今天的講述過程,讓他有新鮮感,也很愉快。
當他結束講解時,很多觀眾意猶未盡,連續提問。
直到秦教授出面,姜哲才正式結束講解。
會議室里爆發熱烈掌聲。
老師們帶著各自的學生陸續離開,走之前,再次想姜哲表示感謝。
國畫專業的一位老師對姜哲說道:“以后有這方面的講座,提前通知我們一聲,我組織更多人來聽。”
“不敢稱什么講座。”姜哲說道。
秦教授說:“以后還有機會。”
姜哲收拾自己的物品,秦教授對他說道:“你今天講的內容,指導性很強。比我預想的效果好太多了。版畫專業,國畫專業都有人來聽。”
胡老師接話:“姜哲創作能力很強,有些問題我想到了,但是沒有辦法表述的這么明確。姜哲,你可以考慮把這些內容寫出來,當做論文或者出書。”
還沒離開的幾位老師都贊同這個建議。
幾人離開會議室。
秦教授對姜哲說道:“今天,辛苦你了,學校不能給你課時費,我私人請你吃飯,表示感謝。”
“謝謝老師。”
姜哲也不客套,和秦教授胡老師一起吃午飯。
吃飯過程中,秦教授也建議姜哲,把一些創作感受寫出來。
“可以先寫一些小文章或者論文,逐漸積攢,就可以出書。”
“我現在考慮這個問題,是不是有點早?”姜哲問道。
“年齡不是問題。只要內容好,就可以出書。
你今天講的內容,也給了我一些啟發,我們年齡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
你的經驗感受,應該整理出來,不要怕被人挑毛病。”
寫的過程,也是對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整理。”
“我會找時間做準備。”姜哲有些含胡的答應。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