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室的墻壁上,掛著幾張臨摹的作品,有素描,有水彩,也有油畫稿。
姜哲正坐在畫架前,臨摹一幅倫勃朗的肖像畫。
他用油畫顏料堆疊,制作人物形象的面部肌理。
這種肌理效果,是倫勃朗繪畫的特點之一,用油畫顏料堆疊出淺浮雕一樣的效果,然后再經過薄涂和渲染,最終讓人物面部的結構以及膚色,形成非常生動的視覺效果。
姜哲在臨摹過程中,體會倫勃朗作品的美感以及鮮明的個性的表現力,學習并掌握的方法了幾種新技法。
其中,利用不同的工具制作出特殊的視覺效果,讓姜哲印象深刻。
例如,一些麥穗和頭發的效果,是用筆桿尾端在顏料中劃出來的,并非想象中的用筆勾描。
姜哲通過學習這些技巧,對倫勃朗的創作方法,有了新的認識。
畫家創造出這些技巧,是為了讓更快、更節省的表現出理想效果。
受此啟發,姜哲也想在技法和材料應用方面,做一些改進。當然,這需要大量的實踐。
臨摹大師的作品,特別是研究某處精采的細節,會讓他越發欽佩這位繪畫大師。
隨著臨摹學習的深入,他沉浸其中,把一些瑣事忘到腦后,享受著每一次的收獲。
直到來自大洋彼岸的電話,打破了他的平靜生活。
“……好,我知道了。如果可以,請盡快把資料發給我。”姜哲舉著手機,一邊回應,一邊慢慢踱步。
結束通話,他拿著手機沉思片刻,迅速撥打汪真的號碼。
汪真很快接起電話:“喂,姜哲,有什么事兒?”
姜哲說道:“你那里方便聊天嗎?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方便,你說吧。”汪真回應。
“剛才,米勒給我打電話。”
“米勒?就是找你定制作品的那位?”汪真著急的詢問,或者是想確認一下。
“是他。他又找我定制一幅作品。”
“還是上次的那類作品?”汪真知道米勒對姜哲的作品很滿意。“這是好事,如果你需要去米國,我立刻給你安排,或者你什么時候有時間,我都能幫你安排。”
姜哲解釋:“別急。我詳細說說。
米勒搞了一個俱樂部,或者說就是一個有錢人的小團體。參加的會員,都喜歡收藏和品嘗葡萄酒以及香檳。所以,他們這個俱樂部,就用美酒來命名。
他找我畫一幅俱樂部成員們的團體肖像畫。”
汪真聽的很認真。等到姜哲的描述告一段落,就問道:“這是新的題材。你答應了嗎?有沒有把握?”
姜哲說道:“我暫時答應了。最近,我正在臨摹倫勃朗的作品,對于團體肖像畫也有了一點心得體會。正計劃嘗試新創作。另外,也考慮到以前的關系。所以,我就答應了。”
“做得對。”汪真很高興:“之前,你推掉了一些訂制畫。那些無關緊要的邀請,推掉也沒什么,但是,米勒這層關系,一定不能推掉。
對了,他給多少酬金?”
“10萬美刀,錢不是很多。”姜哲不覺得這個酬金很高。
“米勒背后的關系,以及他們的影響力很重要。哪怕是酬金不多,你也要接下來,并且畫好。需要我做什么。”
姜哲希望汪真幫自己處理好一些手續和其他雜事,自己能專心創作。
“放心,我會處理好。
我最近會回濱海,咱們見面再說。”汪真答應。
“我先開始準備。”姜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