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晚飯后,兩人各自休息,約定明天早晨,去參觀大教堂。。
姜哲回到自己的房間,與家人朋友通電話后,就用水彩和速寫的形式,記錄今天的收獲與構想。
今天的參觀過程,沒有觸發新的任務和獎勵,他依舊很有感觸。
近距離觀摩原作所收到的啟發,不是觀看印刷品能比擬的。
他先把一些感悟用畫筆再現,然后開始描繪對幾位大師創作場景的構想。
今天的參觀,他收集到大量素材,但在創作草稿時,沒有受前人作品的影響,而是根據自己的想象,描繪幾位藝術大師與吸引配角、場景等等。
桌子上,慢慢逐漸積累起十幾幅的短期作品。
第二天,姜哲和弗蘭西斯卡為了減少排隊時間很早就出發去大教堂。
兩人來得早,只等了很短時間,就進圣彼得堡大教堂廣場。
姜哲首先注意到,廣場中豎著一根方尖碑。
弗蘭西斯卡給姜哲解釋,這個方尖碑見證過圣彼得的死刑。據說,這個方尖碑是古埃及人造的,被古羅馬人作為戰利品搶來。
她發現姜哲對宗教的知識興趣不大,就在講完圣彼得的相關知識后,指著教堂正面屋頂上的一排雕塑,開始介紹。
姜哲邊聽邊觀察。因為角度與距離,無法看到雕塑細節,只能看個大概。
他發現,屋頂上的雕塑中,沒有圣彼得。
圣彼得的雕像,反而立在廣場上。
兩人走到大門正前方。
弗蘭西斯卡指著一扇門,告訴姜哲,教堂一共有五扇門,其中,這扇門,每隔25年會打開一次。上一次打開,是2000年。
參觀教堂有不同的路線,兩人選擇先看教堂內部的藝術品。
走進大門,來到寬敞的內部空間。姜哲,環視四周,所看到的最多的顏色是大理石的白色以及金色,還有折射的陽光。
無處不在的精美裝飾,讓內部空間異常華麗。設計者也利用折射的光線,成功營造出神圣感。
姜哲按照行進路線,走走停停,觀摩內部裝飾與
弗蘭西斯卡示意他停步。
姜哲停下腳步,就看弗蘭西斯卡指著他腳下,說道:“你注意看這種裝飾。”
姜哲低頭,發現腳下的裝飾石板,是一塊豬肝色的原石。“這有什么意義嗎?”
弗拉西斯卡解釋:“這是一種非常稀有的石頭,叫做斑巖,古羅馬人用它來象征財富和權力。”
姜哲觀察的時候,想起昨天參觀梵蒂岡博物館時,看到的文物。
“我們昨天,是不是看過用這種石材做的棺材?”
“對,這是羅馬皇室專用的。”弗蘭西斯卡說道。
姜哲覺得,大塊的打磨整齊光滑的石材,鑲在地上,可能是展示教廷的超然。
弗蘭西斯卡指著前方,說道:“站在這個位置,已經可以看到圣彼得大教堂的三件寶貝。”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