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趟英國,美術館和大英博物館,應該去看看。
來到皇家美術館。
克洛伊找人提前幫忙預約,姜哲順利的進入場館。
這里所有作品按照年代順序展,可以按照參觀指南給出的建議,進行游覽,不用擔心又遺漏。
姜哲打開系統,收錄信息,開始參觀。
英王理查德二世私人定制的作品;貝利尼創作的利奧納多洛雷丹總督肖像;波提切利的作品《維納斯與戰神》……
姜哲看畫的速度很快,直到看見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埋葬,才停下腳步,仔細觀賞。
這是米開朗基羅未完成的作品。
畫面右下角及右上角的巖石空隙,都留有空白。畫中描繪了剛被從十字架上放下來的耶穌,被身穿紅衣的圣約翰以及身后亞利馬太的約瑟用繃帶架起來,送去埋葬。左下角跪著抹大拉的瑪利亞。
旁邊的文字介紹表明,畫中還有一處空白,很有可能是為圣母形象預留的。
姜哲對這種未完成的作品非常感興趣,他嘗試著帶入畫家的角色,分析其創作的意圖以及過程。
看過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不久,又看到了達芬奇的作品——巖間圣母。
達芬奇創作過兩幅巖間圣母,都是在意大利米蘭完成的,一幅在英國國家美術館這里,另一幅在巴黎的盧浮宮。
如今,姜哲已經都看到了。
他回憶看過的另一幅作品,并比較其中差異。
兩幅畫都完成時間,相差20多年,有一些細微差異,天使的手勢,眼神和服飾不同,嬰兒的頭發和光圈也不同。
本學期的學習臨摹學習中他看過以此化作為參照,如今對照著原作學習,有了新的感受。
繼續向前走,不久,又看到了一幅名作。被譽為油畫之父的楊凡艾克的作品——阿諾菲尼的婚禮。
這幅畫經常出現在各種書籍,教材之中,如今,終于看到了原作。
姜哲盡可能的貼近畫面觀察細節。
畫中,夫妻二人背后的墻壁上,有圓形凸面鏡。鏡面中呈現輕微扭曲的倒影,顯示畫面中沒有直接表現得內容。
通過鏡子,鏡子中能看到夫妻兩人的背影以及旁邊敞開的窗戶,還可以看到這對夫妻面對著的兩個人物。
旁邊的文字介紹表明,紅色衣服的是教士,藍色衣服的是畫家本人。
圓鏡上方的墻壁上寫有拉丁文,楊凡艾克,1434。環繞鏡子的十個裝飾圖案中,有耶穌受難的故事。
如果不仔細看,真的會忽略這些細節。
此外這幅畫中不同質地的物品材質,也近乎完美。小狗的絨毛,男主人身上的皮草和天鵝絨,女主人的頭紗和服飾上的毛料,水晶珠等等。
總而言之,讓人驚嘆。
姜哲曾經學習臨摹過這幅作品,在技巧和感知創造能力不斷提高的前提下,觀摩這幅作品,已經能體會到這位畫家的奧秘。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