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的視線離開了眼前的作品,準備去看下一幅畫,忽然感覺有些饑餓。
抬手看了看手表,不知不覺自己已經在這里待了一個小時。加上參觀學院的時間,現在該吃中午飯了。
不過,來之前已經看過附近的情況。
如果出去吃飯再回來,必然要耽誤不少時間。
算算自己在倫敦的時間,還是忍忍吧。
他打算餓一頓,繼續參觀。
根據指南換了一條路線,開始遺漏的畫作。
終于看到了弗蘭德斯繪畫巨匠魯本斯的作品。獨特的油彩調配和戲劇性的手法,表現了參孫與達利拉的經典故事。
這幅作品前,有一位中年男人支開畫架,正在臨摹。名作和臨摹名作的人,都吸引了不少觀眾。
姜哲打聽過,經過美術館的許可,是可以在這里臨摹學習的。
他看了一眼男子的臨摹作品,但很快就沒興趣了。
這位男子造型能力一般,而且塑造方法不對。用直接畫法,臨摹魯本斯的作品,很難領會其中的技巧。
姜哲有些感慨,來歐洲考察,發現人們用來裝飾生活的辦法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現代,一些傳統藝術面臨被遺忘的現狀。
聽到系統傳來的信息,知道今天又收集到了諸多資料,也積攢了一些積分。
收獲的喜悅,讓他暫時忘掉饑餓。
看到前方又有不少人圍觀,就知道又有名家作品。
走近之后,看到一幅肖像畫。
背景深沉,戴著帽子——倫勃朗的自畫像。
游客人頭攢動,擋住了油畫的下半部份,但是依舊有很高的辨識度。
姜哲跟著游客慢慢走到畫作近前。
畫中的倫勃朗,展現了他在是1669年經歷破產,喪妻喪子之痛的狀態。
沒有了中青年時躊躇滿志的神色,沒有了華服與金銀飾品。
每次看到倫勃朗,都會感嘆他的不幸,也感嘆他的才華。
因為等著觀看這幅畫的人太多,姜哲沒辦法長時間停留。看過細節之后,戀戀不舍的讓出位置。
這里的藏品太多,還有很多名作可以學習。
姜哲很快又被另一幅作品吸引。
《鏡前的維納斯》是西班牙畫家委拉斯凱茲的作品。
這位畫家最著名的作品是紡織女工。但是,眼前的這幅作品,是他很少表現的題材。
畫中,維納斯橫躺于塌上,背向觀眾,丘比特跪在一旁,手扶一面鏡子。鏡面則呈現出維納斯的臉。
畫家也運用了鏡子。姜哲也喜歡這種表現手法。在比對學習之后,他看到繪畫旁邊的文字注解。
其中有提到,這幅畫曾經被極端人士破壞后又修復。
姜哲很不理解這種行為。
接下來,看過卡拉瓦喬的作品后,發現前方又有不少游客聚集。
這里擺放的是英國本土畫家的作品。
在英國歷史上,很多皇家畫師都是聘請外國優秀畫師,例如赫爾拜因,凡戴克等等。
姜哲先看到一幅康斯泰博爾的作品干草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