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告訴姜哲另一個消息。
姜哲設計制作的首飾盒,將會參加在巴黎舉行的拍賣會,
姜哲很想看看雕塑的擺到展廳的視覺效果。
克洛伊表示,照片已經發送到他的郵箱。
姜哲向球場借用一臺筆記本電腦,看到了這幅作品。
米勒原本在喝橙汁,看美女。
發現姜哲看電腦上的圖片,也看了一眼。
只看了一眼就被吸引。
“你居然還會雕塑?我以為能把繪畫做好,已經很了不起,沒想到你的雕塑也做的這么好。”這兩天,兩人越發熟悉了,所以米勒說話沒那么多顧忌。
姜哲也不在意米勒的打斷。
“我的這件雕塑只是初次嘗試。用大理石雕刻,又擺在展廳里,才有這種效果。”
“不,不,在我看來,這已經很好了,你知道嗎?我不太喜歡那些奇奇怪怪的雕塑,我更喜歡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可惜,那些真正的大師雕塑價格太貴,而且很難買到。現在有一些人,摹仿古典主義的雕塑,又太過油滑,顯得俗氣。”米勒請姜哲把圖片放大,越看越喜歡。
“你能不能為我做一件雕塑。”
姜哲回頭看向米勒。
“當然可以,但是,我沒把握。工具也不齊全。”
“沒關系,我會幫你準備。”
姜哲見他表示一切不是問題,又想到系統的任務,就問道:“你想要大理石雕塑才是青銅雕塑?”
“你還想嘗試青銅雕塑?太好了。”我幫你聯系,紐約這里能找到所有的東西。”米勒越發有興趣。
姜哲只想試試,并沒有覺得米勒能夠很快做到。
自己呆在紐約的時間有限,如果真的準備不齊,那就等以后再說。
沒想到,米勒當天就幫聯系好了兩個能夠制作大理石雕塑和青銅的工廠。
姜哲跟著米勒看過兩家非常現代化的雕塑工廠之后,他對于米勒或者說米勒背后金主的能量,有了新的認識。
系統給予的技能是根據現有資料做出的分析數據。
雕塑工廠使用的當代的加工工藝。
在了解技巧差異之后,姜哲依舊準備先用泥塑做練習。
第二天,他在米勒的工作室,搭起一個木架子。
米勒穿著絲綢睡衣,來到工作室。
他走到模特的位置上,擺出了一個類似大衛的姿勢。“怎么樣?”
姜哲說道:“你的臉型有些像大衛,如果再擺一個類似的姿勢,那就是模仿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你可以做一個放松的姿勢。”
米勒已經做過模特,所以不介意坦誠相待。
在反復討論后,確認了一個姿勢。
姜哲已經準備好泥料,開始快速堆砌。
要做真人大小的泥塑,必須圍繞著模特,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人物形態。
已經有過一次制作經驗,他的制作過程非常順利。
兩天之后,雕塑已經成型。
姜哲審視眼前的作品。
年輕男子一手懸空,似乎正扶著一件東西,另一只手臂略向后擺。右腿作為主要支撐,左腿相對放松。
他在設計雕塑動作時,想的是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但是,作品完成后,卻接近切里尼的作品。
明明是放松的健美男子,但是,看著雕塑隱隱蘊含著隨時爆發的力量感。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