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內。
姜哲、米勒還有米勒的金主——喬治先生,一起觀摩泥塑作品。
作品完成之后,米勒非常喜歡,打算做一件大理石材質的雕塑,擺在自己的家中。
喬治聽說之后,特意趕過來看一眼。
雖然系統對這幅作品給出了精品的評價,但是姜哲依舊希望聽一聽喬治的建議。
能夠收藏諸多作品的人,想必眼光也不會差。
喬治圍繞著雕塑,緩緩走動,邊走邊看。因為年齡大了。走路有些慢。米勒一直跟在他旁邊,隨時準備輔助。
這件真人大小的雕塑擺在一個底座上。比喬治要高一些。喬治在觀看過程中,時不時的需要抬頭觀看,甚至會在米勒的輔助下,看一看雕塑頭部的一些細節。
這一過程中,他經常和米勒有一些眼神交流。
轉到雕塑背部,他的眼神在泥塑背部上巡視了幾圈,又凝視許久,然后看向米勒的眼神中多了一些調侃的意思。
米勒的眼神也很豐富。
姜哲覺得很尷尬,不得不移開視線。心想,這兩人怎么不知道避一避外人呢?
“非常棒的雕塑作品。”喬治的視線從雕塑上移開,看向姜哲,并且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謝謝你的夸獎。”姜哲說道:“請您給提一些意見。”
喬治說道:“我不知道你還會做雕塑,聽米勒說這件事情之后,我已經做好了心里準備,但是你真的給了我一個意外和驚喜,這件作品雖然屬于寫實的表現技巧,但絲毫沒有媚俗的成份。
他停頓了一下,“說起這個話題,我們就有很多話要說。”
他對米勒說道:“讓人準備幾杯咖啡,我們坐下來慢慢談。”
“我去安排。”米勒答應一聲,詢問姜哲:“你喜歡咖啡還是紅茶?”
姜哲說道:“入鄉隨俗,喝咖啡。”
“我們坐下來慢慢談。”喬治示意。
兩人就在工作室里坐下。米勒回來,坐在喬治的旁邊。
傭人送來水果和咖啡。
喬治喜歡用大號的杯子,帶有藍色條紋。
他端著杯子聞了聞香氣,抿了一口咖啡之后,把杯子放到了旁邊的小桌上。
“在我們的文化中,雕塑一直被視為高貴的藝術。這種藝術可貴的地方,就在于優秀的雕塑家,用他的雙手和創意,給冰冷的材料,賦予了生命與情感溫度。
觀眾可以透過這些優美的形象,去感受那種人文的溫度。
據我所知,貴國的藝術家往往更重視繪畫,出現的雕塑人才并不太多。
你倒是一個例外。
你的作品讓我想起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你的作品中體現對結構的理解,造型的起伏變化,有你的理解與再造。
塑造線條的節奏感極強。
通過看你的繪畫與雕塑作品,我發覺你天賦與才華很難得。
我建議,你在創作的時間里,多考慮發揮自己的天賦,不要被經驗的約束,更不要浪費天賦。
另外,不要在意其他人的評價,把自己想做的東西,大膽的展現出來。”
“謝謝您的建議。”姜哲說道。
米勒詢問喬治,這座泥塑,是否可以做成大理石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