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豬~”他故意拽了兩句法文,然后,就拽不下去了,不得不換上母語。
眾人偷笑。
不過,他們發現小陳兒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
“哦,對,好好,是嗎?……好,我知道了,哎,謝謝你……我們在這兒聚會呢。”
聽到小陳的聲音越來越篤定,明顯是在炫耀的,眾人寫琢磨,這事兒多半還是真的了?
小陳放下電話對眾人說道:“怎么樣?我沒說錯吧?我朋友跟我說了,就是咱們知道的那位姜哲。他和佳士得一直有聯系。在巴黎做了一件首飾盒。聽人家說,他用的這個工藝,還是西方的傳統工藝,叫硬石鑲嵌,里面還有高浮雕,淺浮雕等等技巧……”小陳開始賣弄起知識。
“你剛才說了半截,到底賣了多少錢呀?”
“拍賣成交了嗎?”幾個聽眾都巴望著這東西賣不出去才好呢。
小陳的賣弄被被打斷,有些不悅:“成交了,高價,我敢說你們都猜不到。”
“1萬?不對,那里面應該是歐元。”有人開始猜測。
“1萬還是2萬?”
“這東西應該沒那么貴吧?”
“這是手工藝品,還是當代的,又不是古董。”眾人覺得這個價格不會太高。
小陳說道:“你們還真不懂,知道么,這東西賣了65000歐。”
“這怎么可能?”
“你是不是聽錯了?聽成人民幣了?”幾人不肯相信。
小陳解釋:“真沒聽錯,我朋友就在現場,親眼見到的,這東西真的很貴。”
聽到金錢數額,參與聚會的人都被吸引過來,包括在唱k區的人。
“什么事兒啊?什么幾萬歐?”
“談什么呢?”
說起金錢,可比唱歌更有吸引力。
原本參加討論的人,把事情向剛過來的人描述一遍。
后來人也被驚到了。
“這么貴?”
“這可是幾十萬。”
“比賣好幾幅畫還貴。”
有人嘲諷:“你說的幾幅畫,是你自己的標價吧?”
畫家之間相互調侃,誰也不會客氣。
小陳有些感慨的說道:“你們說說,我除了畫畫,也懂設計,什么時候也能賣這么多錢?像他這樣,不用多啊,就賣這么一件兒,一年的煙錢酒錢全有了。”
“你就做夢吧。”周圍的人一起嘲諷。
有人說道:“是不是佳士得拍賣行給他炒作?”
“肯定是。”
“我聽說,這里面的抽成可是很高。”
“人家給你運作,弄不好要拿走大頭。”
“對,我們剛開始賣畫的時候,也就拿1/10。”幾個人只能找理由,自我安慰,
此時,葛楷說道:“小陳,你知道為什么你的作品沒有提高嗎?”
小陳被葛楷這么一說,有些不太高興了:“你說為什么?”
“你精力太分散了,你創作工筆畫,就好好畫你的工筆,又去研究設計,又去研究工藝品,還玩兒什么文玩。那些都是不入流的東西。你忽視了自己的專業。”
“我這可是陶冶情操,豐富見識。”小陳不同意。
兩個人說了幾句,就開始拌嘴。
畫家都是覺得自己的專業更有高貴,更能代表主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