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師則是很直白的說出,自己喜歡表現大排檔的這幅作品,有現代生活的氣氛。
姜哲向兩位老師解釋:“我想把在羊城看到的素材,記錄下來,同時記錄我的當時的想法。
我對那座城市的了解并不多,所看到的素材,也只是一些片段。通過這些片段僅僅能看到別人生活中的一個片段,就像我在看電影。我試著把這些內容連接起來,所以,沒有用擅長的表述方法。”
“你給別人看過這幅畫嗎?”秦教授問道。
“沒有。先請您二位來看。”
秦教授考慮半晌后,說道:“你的這種創作,不能說是錯,但是和以前的作品相比,屬于另一種風格,過于主觀。應該說,是歪打正著,恰好表現出城市生活的一些視覺感受。
我不反對你做改變,做嘗試,但是這種作品,暫時不要公布。可以保留下來,作為參考研究,或者等合適的機會再公布。”
“你不看好這種風格?”姜哲詢問。
“我沒辦法判斷未來的趨勢。
很多客戶,或者說藝術市場,對你的作品已經形成了固有印象。你突然改變,客戶們會不會接受?
當然這只是我的觀點。”秦教授說完了作品,又問起姜哲讀研的事情。
姜哲說道:“我準備申請巴黎美術學院和佛羅倫薩美術學院,材料正在準備。”
秦教授說道:“大四的課程其實并不多,每門課的時間也相對寬裕。你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跟我說。”
“謝謝老師。”姜哲明白兩位老師其實更關心他讀研的事情。
兩位老師離開后,姜哲來到庭院中,看著小卡在庭院中肆意的玩耍。
雖然兩幅作品受到一定的質疑,但是,他對這次嘗試并不后悔,系統對作品給出了精品的評價。
所以,在創作之余,應該好好的享受傍晚的陽光、微風與安靜。不一會兒,陳嫣走進大門。
……
寧靜的時間,過得飛快。
開學報道的第一天。
姜哲和陳嫣來到學校報道。
學校廣場上,有大一新生來報道。
姜哲兩人看到這一幕,不約而同的生出感慨,自己已經讀大四了。
姜哲在報道交費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同學,甚至還遇到了大一的舍友——甘文杰。
甘文杰告訴姜哲,舍友杜鑫,也就是讀專升本的杜哥,已經回去繼續工作。邵輝哥甘文杰,也在考慮如何找工作。
因為他在假期已經嘗試著去打工,所以體會到了藝術專業找工作的困難。他很羨慕,姜哲已經能賣畫,不用擔心工作的問題。
與舍友分別,姜哲送陳嫣去女生宿舍,又去教室。
胡老師召集全班學生,布置新學期要求。
看到大四的上半學期的課程安排,大家都明白,課程減少的真實含義。
胡老師提醒學生們,大四的半學期,已經不安排課程,以實習和畢業創作為主。此外,她特別提示,還沒有通過外語以及其他科目等級考試的人,務必要在畢業前通過,以免影響畢業。
學生們聽著老師的提醒,各自思考自己面臨的情況……
當晚,姜哲接到了米勒的電話。
米勒在電話里,告訴姜哲一個好消息,(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