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當代生活的題材,甚至是有一定歷史傾向的題材,或許能有比較好的效果。”
他邊說邊拿起最后一組稿子。
這些稿子,表現城市居民生活中的種種片段。
購物,休閑,上班或下班的途中;諸多的場景中,有老人,中年人,青年和有學生,以及有不同職業的人物形象。
秦教授看的很仔細。
看完一遍后,從中挑出兩幅。
“我看過你的畫的那幅表現早市的水彩畫。印象深刻。
這一張稿子,表現的是公交車站,不亞于那副早市,這幅稿子,可以考慮繼續創作。”
他指著另一幅稿子,說道:“這張表現小商品交易市場,也很好。
你畫的這個場景,是改造過之后的現狀。
這個小商品交易市場,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出現,那個時候,比現在還熱鬧。”
姜哲說道:“那時候,我還很小,根本不記得那里。”
秦教授說道:“你不是想過,描繪城市的歷史嗎。可以找資料看一看。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提議。
在技法層面,我能給你的指點已經很少。在創作思路上,可以給你一些建議。
簡而言之,兩個方向,當下的生活與你的經歷。”
兩人討論選題方向后,秦教授又問:“論文的方向,想好了嗎?”
姜哲搖頭:“正在考慮。”
秦教授說道:“我給你一個建議。
你可以把自己在油畫表現技巧和造型語言上的探索研究,進行梳理和總結,選一個具體的內容,展開分析。
寫畢業論文,切忌選空洞或者太大的論點與方向。
哪怕是選一個具體的技法,或者材料分析,也很好。”
“謝謝老師,我記住了。”
“你要去找一些資料,已經開始了嗎?”
“我已經向美協咨詢過。顧倩那答應幫我提申請。”
秦教授指了指那些草稿。“從幾幅稿子當中,能看得出來你描繪背景的時候,刻意選了有歷史的城市建筑。
既然要用這些形象,就盡可能做到詳細明確。”
他向姜哲傳授了自己收集分析選用材料的經驗后,換了話題。
“申請讀研的消息,快來了吧?”
姜哲說道:“應該快來了。”
秦教授說道:“現在,結果還沒出來,一切都無從談起。
如果可以選擇,我的建議是,兼顧個人興趣和專業發展的同時,也要考慮有沒有進一步深造的機會,比如讀博士。”
姜哲說道:“老師,我學習繪畫,真的有必要去讀一個博士嗎?”
秦教授笑著反問:“你是不是覺得我自己能賣畫了?學歷已經可有可無了。”
姜哲答道:“我不會停止學習,但是,學習和學歷不一樣。讀博士的事情,我真沒想過。”
秦教授笑著說道:“看來,你是真的不太重視學歷。
現在,有很多職業畫家,特別是一些能賣畫,售價還不低的人,沒有取得什么過硬的學歷。
于是,很多人覺得,學院派和成功的畫家,相互沖突,認為學院派的東西,對人的思想是一種束縛。
我倒是覺得,能夠束縛你思想的,只有你自己。只要你的思想不被條條框框束縛,所學的知識,就會成為你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