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1路公交車總站,候車亭。
十幾位等待公交車的乘客,正在排隊。
姜哲坐在距離公交車十幾米遠的一處休息椅上,觀察等車的乘客,以及周圍的環境,時不時低頭在速寫本上,畫下感興趣的形象。
與寶麗拍賣公司簽訂協議,后續的事情已經不需要他操心。他和秦教授幾番交流,基本確定了畢業創作的主題和內容。
這套組畫,他計劃以公交車站的場景,展現濱海當代居民的生活。
選擇1路公交車的總站作為參考場景,是因為這是濱海最古老的一個公交車站。
車站的左手邊,有保留下來的兩三層的老建筑以及老式的圍墻,車站的對面,有一處以小型公園和已經有20年歷史的郵票交易市場。
以這座車站為中心,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看去,分別能看到從城市建立之初一直到今天,不同時期的城市發展留下的痕跡。如最早建立的小學,電影院,百貨商店等等。
當然這些場景,只是背景,更重要的是人物形象。
附近的居民,有在這里居住了幾十年的老居民,也能看到城市的新居民,還能夠看到還沒有遷走的工廠的工人。
姜哲在記錄這些形象時,聯想到不遠的將來,某些形象會逐漸在城市中消失,就有一種使命感。通過畫筆,記錄城市中普通居民的生活與日常舉止。他不想塑造英雄,而是展示居民在生活中的真實狀態。
這幅創作是畢業創作,他希望每一個形象,每一個細節都來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每個頭像都是從生活中汲取的真實人物。
這時,一輛公交車緩緩的進站。
原本正在聊天等車的乘客們,已經做好了準備,紛紛拿出乘車的月票或者零錢。
“嗤……”氣動的聲音響起,車子停穩,車門打開。
排在第一位的乘客,一個箭步沖上了公交車,把零錢丟進了投幣口,然后快步走向自己心儀的位置。
后面的乘客一個接一個的上車。
公交司機,提醒著乘客慢行或者上車投幣。
遠處,還有幾個不同年齡的人,看到公交車進站,加快腳步向車站奔來。
姜哲快速的用鉛筆記錄著乘客們的動作,表情以及種種細節。
筆劃簡練,力求表現出不同形象的特點。
當最后一個乘客上車之后,這輛公交車里的座位,已經基本坐滿。
姜哲站起來,透過車窗玻璃,觀察車內乘客的表情和動作。
乘客們,有的在等待開車,有的看向窗外,有的聊天。
其中有兩個中年婦女聊天的聲音特別大,姜哲隱約能聽見她們的聲音。
司機看到姜哲站起來,以為他也準備上車,便刻意等了一會兒。待看到姜哲沒動,車站周圍已經沒有乘客,就關閉車門,緩緩啟動車輛。
姜哲看著車輛從自己身前不遠處經過,努力的記錄著乘客們的表情,分析著他們的職業,性格,心理……然后記錄在速寫本上,等到把腦海中記憶的形象都記下來之后,再抬頭看向車站。
車站上,又有一個乘客,正在候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