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藝術學院,油畫專業大四班的畫室。
上午的陽光透過窗戶玻璃,在地面和畫布上留下光斑。空氣中彌漫著松節油和顏料的味道。
學生們的畫架和畫框,占據了大部分位置。畫室角落里,有兩張折疊起來的行軍床。
部份學生為了連續創作,最近經常睡在畫室。
此刻,除了幾位學生正在創作,還有三人,借著休息時間,湊在一起小聲聊天。話題卻早已從創作,轉向了更現實的問題——找工作。
“你們聽說了嗎?版畫班的一個人,已經簽了一家深市的公司,見習期的工資就有四千元。”男生推了推眼鏡,語氣里帶著幾分羨慕和不甘。
當下,很多工作的工資是千元左右,見習期更少。
“這算什么?讓他和姜哲比一比。”旁邊的人撇了撇嘴。“姜哲一幅畫就能賣幾十萬。”
“幾十萬?!”一位女生說道:“你的消息落伍了。那以前,他已經有作品價格超過百萬了。用來交學費,夠用一百年。”
三人一時陷入了沉默,各自在心里盤算著。
女生心里泛起一陣酸澀。她的家境不錯,父母能供自己學藝術,但是,畢業之后的路,只能靠自己。
大學入學時,自己和姜哲沒那么大差距,幾年過去,那家伙似乎到了自己無法企及的高度。
“要是,我的畫也能賣這么多錢……”男生喃喃自語,眼神有些飄忽,“我肯定先買輛車,然后租個帶大陽臺的房子,每天畫畫、喝咖啡,再也不用為生活費發愁。”
“還要租?買下來不行嗎!”另一人嗤笑一聲,打斷了同學的幻想,“我就很實際,生活要求不高。一百萬存銀行,只花利息。算了,還是老老實實找工作吧。”
女生嘆了口氣,正要接話,畫室的門突然被推開,另一位女生,風風火火地沖了進來,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
“你們猜我剛才在胡老師那兒聽到什么了?”這位同學喜歡打聽事,一向消息靈通。
“什么事啊?這么激動。”原本在創作的同學,也被吸引過來。
“姜哲的那幅《春日絮語》,昨天在拍賣會上成交了!”女生神秘兮兮,“聽說價格達到了百萬!”
“百萬?!”
“是真的嗎?”
“在哪里拍賣的?”幾人驚訝。
也有人詢問:“我們好像沒見過,也沒聽過這幅畫?”
帶來消息的人一幅我全知道的模樣:“名字是后來改的。就是請舞蹈專業的袁曉晗做模特,畫的一幅肖像。”
哦——一位男生故作平靜,心里翻江倒海。自己什么時候能賺到這些錢?
“這是他第二幅過百萬的作品了吧?”一位女生加入議論。
“對,這次是在國內的拍賣公司上拍。”
一位男生說道:“現在國內藝術品市場泡沫這么大,誰知道,是不是炒作出來的價格。”
“就是,”有人也跟著附和。
帶來消息的女生看穿了他們的心思:“你們就別酸了,人家姜哲確實有本事。胡老師還說,這家拍賣公司有實力,吸引來不少國際收藏家,姜哲的畫能被看中,說明他的實力已經得到了認可。”
幾個人沉默了。他們心里清楚,同學說得沒錯。這里面,和姜哲在一個班里,親眼看到了他的變化。
有人揮了揮手,試圖轉移話題,“咱們還是想想自己的事吧。最近有沒有招聘的消息?”
只是,幾人都沒了聊天的興致。很快回到各自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