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做法關系不大,主要是原材料,鄉味所采用的雞,都是我家的養殖場出來的,平日里喂的是果子和海鮮,沒摻雜一絲工業飼料,所以肉吃起來口感稍好。”
“那哪是稍好啊。”陳先生感慨一句,片刻又道,“小友,你這自老家運來,雞已無法保證最新鮮,想來在源頭吃更不一樣,我這…”
“先生,我說了,您隨時去我隨時歡迎。”
“妥了,得過幾天,我算算日子…”陳先生說著,還真在一邊數起日子來,
趙勤覺得好玩,終于碰到一個比自己更好嘴的了,而且對方真性情,不做作。
中午沒有喝酒,但幾人共同話題不少,陳先生和趙勤聊著天南地北的吃食,易先存則和余韓二人聊收藏,
余父長嘆,“要說收藏,不少孤名品,都在私人藏家手里,秘不示人了。”
這下輪到易先存顯擺,他一指陳先生,“要看孤名品找他,這小老兒家里的藏品能開一個博物館了,人家祖上玩這個的,他從70年代就搗騰了。”
“余總,我看擇不如撞日,下午有空就去我那坐坐。”陳先生也明白,結交余父這樣的人沒壞處,便發出了邀請。
“下午?明天方便嗎?”
“都行。”
不緊不慢,一餐飯吃了一個來小時,飯后,幾人順著潘家園北外圈,往正門走,大家的車全停在那邊,
“咦,這里居然有開核桃的?”邊上有一排攤位,擺著不少的青皮果子,韓順平見此,便湊到了近前,
沒一會,他挑了一個核桃在手里看,
易先存和陳先生也一樣,都在低頭看果子,
趙勤不解的問陳父,“陳叔,他們在看什么,買個水果只要沒爛的不就行了。”
陳父哈哈一笑,“這可不是普通的果子,你韓叔一早買的那對核桃,就是從這青皮果子里開出來的,你賭過石,這和賭石的道理差不多。”
趙勤輕哦一聲,但他還是覺得沒意思,直到下一刻聽到韓順平的問價,
“這個保四棱保熟,老板看您是識貨的,給您一個實在價,1200塊吧。”
這一聲又顛覆了趙勤的認知,乖乖,這青皮果子居然是論個賣的,而且一個就要一千多,
這還捕啥魚出啥海,回家種核桃樹啊,
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陳父,后者又耐心的給予解釋,“養樹就得五年左右,比如進入高產期,一棵樹一年能產300個左右核桃,但真正能用的不定有幾個,
再就是配對,一棵樹上能配對是最佳,但配對的幾率又非常低。”
“那就今年的留著,跟明年的一起…”
“一棵樹上每年的紋路和形狀都不一樣,還有同一棵樹,不是每年都掛果,平均五年才結一次大果,只能說,種這類樹也是憑運氣的。”
恰在此時,韓順平三人各挑了一對,價錢從600到2000不等,接著便是開核桃,
攤主先是拿著一把刀,小心的削去皮肉,皮肉的厚薄也是影響內核大小的重要因素,
有的果子外表看不小,但皮很厚,內核小得可憐。
“我沒說錯吧,這是四棱。”攤主削了三分之一,便遞給韓順平看,
所謂的三棱四棱,就是指核桃凸起的筋線。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