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不知,田這一賣,再想買回來,可不容易了。
花妮曾經跟那些沒錢買種子種地的村民說過,若是缺錢,只管跟她借,她若是有,必會借的,大家熬過去這兩年,以后的日子就好過了。
她之所以沒說給,只說借,是怕他們獅子大開口,倒養成伸手給她要錢的習慣,不知道自己勤快過日子。
這錢說是借,給不給她倒是不在意的。
可一開春,竟是沒幾家跟她借錢的,寧肯把田賤賣給春玲家,也不肯自己去耕種。
花妮想不通。問夏昭毅。
夏昭毅沉默良久,方才回答她:“依你的閱歷,我還以為你能想通呢。”
可花妮就是想不通。
“不是他們不勤勞,不想耕種,只是不想跟你借錢而已。”夏昭毅對她道。
“借錢怎么了呀!我又不是放高利貸的,說的明明白白,不用給利息,只等田里出息了東西,賣了錢,把本錢給我就行了。難道他們都不信任我?
不能吧?去年冬天,我又送食物又送煤炭的,甚至把那個野海灘的事情都告訴了出來,帶幫他們炸了擋路的山崖,助他們渡過寒冬,難道我的人品他們還不知道?還覺著我會騙他們?”花妮不解問道。
夏昭毅嘆氣:“你總是把所有的人想的太好,太完美了,知恩圖報,毫無私心,其實人性復雜的很,很多人并不會因為你為他們做了好多事,就會感激你,
相反,他們會恨你,不是因為你做了什么壞事,而是因為你過的比他們好,他們羨慕嫉妒恨,所以對于你提供的機會他們能不用就不用。
雖然他們也知道這個是好事,可內心的妒火卻阻止他們來找你,甚至,恨不得你現在就遭了殃,讓他們有機會過來安慰你,幫助你。
只有這樣,才能平熄他們心中那股子妒火,平熄對你的仇恨。”
花妮嘴上不認同他的說法,可前世今生的遭遇,卻讓她不得不承認,夏昭毅的說法是正確的,有些人,就是有這樣的想法。
“妮呀,明兒鎮上有大集,一起去逛逛呀?”春玲走過來,伸手摸著花妮頭上的銀簪子,大聲笑道。
花妮想去鎮上找幾家買海參的主顧,因此便點頭笑道:“我也正想去呢,可是早上怕起的晚,嫂子若是不嫌晚,咱們就作個伴。”
春玲卻從她頭上薅下那根銀簪子來,舉到跟前仔細端詳,道:“比我買的那根強多了,又亮又沉,你在哪兒買的?明兒帶我過去瞧瞧,我就想買只這樣式的,去趕了幾回集,也沒碰上好的。”
她把簪子這一薅走,花妮的頭發便就散了。
花妮只好將成才遞給福字,用手帕子把頭發先扎了起來,笑道:“嫂子若是喜歡,就拿去吧,我一向編辮子,不怎么愛用這個。”
春玲倒是不客氣,聽見這話,當即便把簪子往頭上別去,笑道:“那我可不跟你客氣了,明兒咱們去趕集,我還你一個喜歡的。”
花妮隨口應著,春玲卻又看著她拿來扎頭發的手帕子,嘖嘖稱贊:“好漂亮的好帕子,你用的東西,怎么都這么好,在哪里買的?還是自己繡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