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妮的海味鋪子開張了!
她沒有聽陳滿庭的去弄個金光閃閃的招牌,而是繼續用著文家的舊招牌,只不過在門兩邊加了兩塊豎匾,寫上海味鋪三個字就是了。
陳滿庭笑話她守舊。
花妮不以為然。
她念著文家的好,剛穿越過來的時候,除了李慧英,就是文家幫過她。
若沒有文家的幫忙,她翻不過身來,走不到這一步。
鄭李氏找算卦的瞎子選的開張吉日,就是今日。
她和富貴家的有財家的幾個婦人里里外外的張羅鄉親們入席。
陳細成和陳細民兄弟兩個跑來跑去的端茶遞水。
到了吉時,大門外的鞭炮放的噼里啪啦響。
熱鬧的很。
花妮去院子里招呼了一陣子客人,跑到前面大堂高高柜臺后面坐著,雙手托腮望著眼前的一切。
她沒有把貨品擺放的像這個年代那樣,統統都放到柜臺里面。
而是選擇了開放式的貨架,把貨品擺放的像現代的超市一樣。
為了這事,陳滿庭還好一頓把她笑話,說她這樣擺放,不出三天,就得被小偷偷的哭天搶地。
花妮才不信他的話。
不過還是有些不放心,雇了村里兩個孤身老頭兒在門口守著,專管盯著進進出出的顧客有沒有偷東西。
這兩個老頭兒出了名的鐵面無私,干這個正合適。
花妮在半個月之內,做出了三四十樣干熟海貨,把這里擺放的貨架一排排都填滿了。
分門別類,干貝丁,干蛤蜊,干海菜,鮑魚干,海參干,油炸小黃魚,油炸毛扣,油炸魷魚圈,烤魚片,魷魚絲……
花妮把這些海貨用小油紙袋裝好,有一兩一份的,有二兩一份,又標好了價格,弄的跟現代的超市差不多的管理,顧客只需要選好想要的,拿到付款臺付錢就行。
她的鋪子裝修的時候就吸引了很多人過來參觀,及至今兒開張,更是人擠人的幾乎擠不動腿。
吉時一到,放完鞭炮,大開大門,顧客便如流水一般涌進鋪子里來,一哄而散朝各個貨架子處撲去,看稀奇的,瞧熱鬧的,嘗鮮的,擠擠挨挨,吵吵嚷嚷,十分熱鬧!
有些忍不住的,拿一包干貨,拆開袋子就往嘴里送,被發現了,便梗著脖子嚷:“我吃了又如何!反正是拿著袋子付錢,只要手里拿著袋子,還怕我不付錢么!”
眾人便是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