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她家周圍都是住著老人家,沒人啦?”花妮有些吃驚的問道。
鄭李氏嘆口氣:“你這陣子一直忙活鋪子的事情不知道,上場雨下的呀,多少家都斷了炊!先前你挨家送魚的時候,沒有念你的好,反倒抱怨這個罵那個,說你厚此薄彼,又罵你只分些臭魚爛蝦的,拿些破東西賣弄好名聲什么的。
我怕你生氣,所以一直沒有跟你說這些閑話。
如今可倒好嘍!因為有魚販子每日來收魚,什么樣的都要,春分出海,除了留給我們的貨之外,其余的全都給了魚販子。
這些日子再也沒分給他們,這下子可都老實了!家里沒得吃,也沒處抱怨去了!為了去海邊搶那點子臭魚爛蝦,不知道打了多少架!
就說住在花妮隔壁那家的陳三,七老八十的,動彈都費勁,他兒子因為受不了挨餓,前年就跑了,不知去向。
這兩年多虧了你分些魚蝦給他度日,結果這個老東西一句好話也沒說!說的難聽我也不想學給你聽!
上場雨下的大,地里的莊稼都收不回來,他便沒得吃了,去海邊撿海貨又搶不過年輕力壯的,前些日子被鄰居發現死在院子里,手里緊緊攥著一塊啃了一半的咸魚干。
這可是他自己作死!但凡知道感點恩,也不至于缺他那一口吃的不是。”
花妮的心里顫了顫,嘆口氣,想說什么,卻又沒說出來。
鄭李氏都不能說出來的臟話,肯定是難聽到了極點。
她覺得自己這顆圣母心真的要收一收,就算難過,也不再做圣母了,她賺的錢只給她想給的人花就夠了。
“這一個月來,村里死了四個老人兒!說是病死的,摔死的什么的,照我看,都是餓死的!老了沒勞動能力,只干吃飯,兒孫們都嫌棄,早早死了倒好,小的省心,老的也不遭罪了。總是這世道不好!剛剛不打仗了,又天災不斷。”鄭李氏又說道。
花妮去屋里拿了個錢袋子出來給她:“嬸娘,你做主,把那幾所房子都買下來,再找工匠照你說的那樣打通,弄一個大的加工廠!若是村里還有誰愿意跟咱們干的,只管來,給他們多少工錢你自己做主就行了。多找幾個人教他們做,千萬別累著自己。”
鄭李氏接過錢袋子,面色鄭重:“妮兒,嬸子念書有限,干活倒是不在話下,記個流水賬什么的也行,只是算總賬算細賬這方面卻不行。
你如今也開了鋪子,買賣不錯,一定得找個正經賬房先生把帳算明白,要不然,只在家里往外拿錢,都不知道是賺還是賠!”
花妮哦哦應著,心里感激鄭李氏對自己這份情義,分明像個親娘一樣的。
娘倆個正說著話兒,喬智華端著一碗餃子走回來,見了鄭李氏,便招呼她吃餃子。
鄭李氏便是冷笑道:“你們吃罷,也送了我一碗呢,我讓你伯父吃了,這平安家的倒是舍得下本錢,純肉的餡,只放了幾棵蔥調味兒!好東西呢!平時咱們家也只逢年過節的才包這種肉蛋餃子!
“干啥要挨家挨戶送餃子?”花妮用手捏了一個把餡扒拉出來給了喬智華,只把餃子皮丟進嘴里吃了,邊問道。
“你還不知道?裝什么傻呢!不是娶了個好媳婦么!昨天晚上圓的房!”鄭李氏生氣,嗓門響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