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鑼鼓巷的街頭里的何家菜館,這時候的何雨柱正是忙的時候,自從上次閻解曠給出意見以后,何雨柱就徹底的把自己的飯館改成川菜館,主營就是京派川菜,這是他的絕活。
何玉梅在前面忙著,一般的時候何玉梅是不讓何曉幫忙的,何曉的學習很好,也很懂事,每天功課做完就跑到飯館幫忙。
何雨柱的徒弟們就很愛逗這個師弟,尤其是何曉上大學以后,每回來何雨柱的徒弟們都問,找沒找對象,約沒約會,弄得何曉滿臉通紅。
每到這時候,就是何蕊出來護自己哥哥的時候,扎著兩個朝天辮的小胖丫頭就站在哥哥前面,對這些個師哥一頓噴,說他們吃飽了沒事干。
何雨柱就坐在那也不插話,笑著看著他們,何玉梅問何雨柱,說道:“這營業額一天比一天高,效益不錯,要不要給徒弟們還有服務員漲點錢。”
何雨柱想了想說道:“現在這月中不好算賬,等月底一起算吧,你不知道閻解曠那三個徒弟都能獨當一面了,我這煩著呢。”
何玉梅說道:“要不你也教教徒弟?”
何雨柱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說道:“我爹從小就跟我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不就是累點嗎,我不怕。”
何玉梅想了一下說道:“按理說我不該勸你,我覺得馬華不錯,你可以培養一下,咱家以后也會像閻老三一樣要開分店的。”
何雨柱知道何玉梅的打算,何玉梅可沒局限于一家飯館,眼光放的很長遠的。
何雨柱一邊喝著茶,一邊說道:“我想想吧,再觀察觀察,到月底再說。”
與此同時,劉家也在吃飯,劉光福和自己的媳婦岳巧自從回來以后一直在家待著,岳巧不是一個勤快的人,在天津的時候家里的飯都是趙月娥在做。
趙月娥做完就在張羅吃飯,劉光福的兩個孩子,一個叫劉志剛,今年十五歲,一個叫劉志軍,今年八歲,這名字還是劉海忠給起的呢,劉光奇的兩個孩子也是他起的,一個叫劉志國,一個叫劉志明。
劉光福喊道:“爸,吃飯了。”
就看見劉海忠拿個大蒲扇,挺著個大肚子,一搖一擺的從外面走進來,走過來一屁股坐到了主位。
劉光福問道:“喝一杯?”
劉海忠不茍言笑的說道:“那就喝一杯,對了給我孫子買汽水沒有啊。”
趙月娥說道:“別操心了,已經買了不少都在廚房冰著呢。”
就這樣爺倆又喝了起來,趙月娥和兒媳婦帶著孩子吃飽以后就下桌了。
劉海忠問劉光福,說道:“你咋打算的,搬回四九城我是同意的,具體做什么,得看你自己。”
劉光福說道:“我知道,本來看著何家和閻家,我有點動心了,也想做個體,但現在個體戶的名聲確實不怎么好聽,我也怕影響孩子們,現在下不了決心。”
劉海忠想了想說道:“嗯,對了你要是調轉的話會去哪兒?”
“現在一個蘿卜一個坑,跟我專業對口的位置很少,估計也就轉個市場管理那邊。”劉光福說道。
“你說老閻家怎么就一門心思的做個體戶呢?是不是閻老摳貪財的遺傳?”劉海忠喝了一口酒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