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擱在劇組,不用杜笙提醒,她們也得早早起來練基本功。
不知道是不是嗅到香味,劉施詩、楊蜜、唐鄢開始陸續起床。
唯獨劉怡霏,仍睡得像個貪睡的小豬。
劉曉莉心下無語,不得不將這丫頭搖醒。
杜笙只是笑笑,不以為意。
良好的飲食與充足睡眠,加之優越的家庭條件,這應該就是劉怡霏一直保持純真天性的原因。
餐后,杜笙帶著四個丫頭來到陳濤的工作室。
只是還沒入門,就聽到陳濤一陣抱怨:
“專輯錄到一半,你們就到處跑,白白耽誤了半個月。
這次可得專心錄制,不然耽誤發布可別怪我。”
杜笙哈哈一笑,道:
“其實這段時間并未造成損失,你看試水的《棉花糖》上線后多火爆。
主打歌廣受歡迎,市場對‘少女時代’的專輯充滿期待,后續推廣與發行也更容易。
況且,‘少女時代’在劇組每天都會抽出時間練習唱歌,唱功還是穩步提升的。”
陳濤就知道又是這套說辭,無語道:
“你這家伙舌燦蓮花,死貓都被你說成是活的。
有道是皇帝不急太監急,既然你都不急,我急什么。”
一番湊趣閑聊,專輯錄制伊始。
盡管耽擱大半個月讓陳濤頗有微詞,但當‘少女時代’錄唱《第一次愛的人》時,他心中卻頗為震驚。
幾位少女的唱功雖仍顯青澀,但相較于從前,進步的確明顯。
特別是氣聲、咬字和樂感幾個方面,均有很大提升。
尤其是劉施詩與劉怡霏,似乎找到了唱歌的竅門。
陳濤驚喜地望向杜笙,好奇問道:
“你是怎么調教的?”
杜笙淡定自若,笑著道:
“你有沒聽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你這家伙,能不能說人話!”
杜笙哈哈一笑:
“很簡單,在劇組堅持練基本功,每周保持幾次,持續兩個多月,自然有成效。”
歌唱天賦固然重要,但那是殿堂級歌手才會講究。
對于大部分歌手來說,只要不是天生嗓音糟糕,通過長期鍛煉,改善一些唱功問題并不難。
只是很多人惰性作祟,無法堅持而已。
劉怡霏、楊蜜與劉施詩正值十六七歲,唐鄢也才十九歲,學習能力旺盛。
有杜笙以及黃德利的督促,持之以恒的練習,沒提升那才是奇怪。
陳濤聽得有點迷糊,驚訝問道:
“劇組趕戲不是很辛苦?”
杜笙微微一笑,道:
“確實辛苦,日夜顛倒,常需熬夜。”
陳濤注視著四位青春洋溢的少女,古怪道:
“這樣你還讓她們一大早起來練基本功?你真是狠得下心啊!”
聽到他不明就里的詢問,幾個丫頭忍俊不禁。
別人哪里知道,她們笙哥(表哥)的桉摩手法十足,能輕松免除疲累啊。
再次步入錄音棚,她們也感受到了唱功的提升,心情愉悅,錄制自然輕輕松松。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