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原本就很火的這首歌曲,就像被點燃了一樣,反常地直接登頂三大運營商榜首。
“當紅小生涉嫌剽竊!”
“怪不得能玩轉四棲,原來是走捷徑啊!”
“藝人剽竊,是否應該給予改正機會?”
“我靠!笙哥怎么可能會剽竊,這絕對是誣蔑!”
“觀望中,我也不太信一位聲名在外的慈善大家會干這種事。”
“欸,為何娛樂界剽竊現象屢禁不止?”
事件越演越烈,最初是一些博主、大v在討論轉發,緊接著一些演員歌手也加入其中。
他們提到國內的版權意識薄弱,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被侵權的經歷。
隨后,幾位專家出面發聲,呼吁保護原創作者的基本權益,當天的博客、貼吧熱搜上有幾條都與杜笙相關。
這樣的局面,確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王金花搜集完信息,眉頭一皺。
因為這里面透著一股陰謀。
要是這剽竊的帽子真扣上了,杜笙怕是吃不了兜著走,金身估計都得破。
可仔細琢磨,這事還真有點說不清道不明。
畢竟,網絡上啥人都有。
更有火氣大,或者是羨慕嫉妒恨的,連帶著囯人一塊兒罵,
說什么內娛全是豿屎,就是因為有杜笙這樣的‘敗類’.
這輿論一起,啥牛鬼蛇神都出來了。
那些眼紅杜笙的熱度,想把他從王座上拽下來的,還有幾次想簽他都沒簽成的娛樂公司和個人,都在暗中添油加醋。
說不定,大小王、張志宗、汪軻、張亞棟、魔裟斗這些人,也在里面攪了一把。
各種聲援和亂七八糟的文章,就像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
正所謂三人成虎,一傳十,十傳百。
慢慢地,同情崔啟華的人越來越多。
他們要么各懷鬼胎,要么就是想找茬碰瓷,反正不去深究真相,就把杜笙當成了出氣筒。
誰讓杜笙最近這么風光無限是吧?
那些嫉妒到骨頭里的人,甚至想跑到劇組或星際傳媒公司,嚷嚷著要把杜笙這顆‘毒瘤’清理出去。
而之前跟著轉發帖子的博主、大v等,一個個把自己包裝成了正義的使者,發出各種義憤填膺的批判,
好像內娛一蹶不振,全是杜笙一手造成的。
他們還振振有詞地呼吁整個行業,必須得把這種盜取、剽竊的家伙封殺,不然內娛永遠別想抬頭做人.
崔啟華的‘失竊事件’還沒定論,杜笙就已經被潑了一身臟水。
這股輿論的風暴,迅速在國內的社交平臺、論壇、媒體上傳播開來。
當然,也有人一眼就看出其中的貓膩。
那帖子除了哭窮、賣慘,加上一段音頻和樂譜,啥證據都沒有。
就這么點兒東西,竟然能讓那么多博主大v、娛樂公司下場,半天功夫就引爆了輿論……
要是沒有幕后黑手在推波助瀾,那可真是把大眾當傻子耍了。
可以看得出,杜笙這段時間風頭太勁,肯定無形中得罪了不少人。
陳昆背后的榮新達公司,那不過是冰山一角。
不過出于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心態,大多數人都選擇了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