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除了繼續拍攝《十面埋伏》外,他還得抽空去一趟燈塔國,以及參加灣城40屆金馬獎等。
可沒這么多閑工夫熬在這種瑣事上。
杜笙重返劇組,首站在山城的茶山竹海國家森林公園。
之所以來這里實拍,全是因張毅謀對細節的極致追求,以及對市場脈搏的延續。
畢竟這部電影是要多國發行的。
張毅謀在構思時,也特意考慮到了西方觀眾的審美偏好。
由于《臥虎藏龍》這部影片曾在好萊塢捧回一份榮譽,還在燈塔國觀眾心中刻下了東方竹海的深刻印象。
故此,張毅謀決定在新片中再次融入竹海元素。
以期勾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在繪制分鏡頭腳本的過程里,他精心設計了一場飛刀門高手利用竹竿襲擊小妹與杜捕頭的打斗場景。
身為動作指導的杜笙在審閱后,微笑指出了其中的不妥之處。
顯然,張毅謀并非武術行家,對暗器的運用也知之甚少。
杜笙覺得他的設想更多基于個人臆想,缺乏實戰基礎。
試想,在遍布掩體的竹林中,誰會傻到用手投擲長竹竿當作暗器?
這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天然的地理優勢?
況且,竹子自古以來就是極佳的武器材料。
古代戰爭中,人們常將竹子加工成各類生死格斗兵器,效果十分顯著。
既然飛刀門號稱暗器高手,又怎會忽視利用竹子設置圈套誘餌的可能?
基于此,杜笙重新構思這段劇情。
提議就地取材,利用竹子構建埋伏,以及打造諸葛連弩裝置。
埋伏者無需現身,僅憑竹竿的彈性,即可發射出威力巨大的十矢連弩。
營造出一片鋪天蓋地,震撼人心的竹林大戰。
保證場面宏大。
起初,張毅謀對杜笙全盤推翻自己的設計略感不滿,
但當他親眼見證了杜笙布置的連弩裝置后,心中的疑慮煙消云散。
然而,新的憂慮隨即浮現:
“這套諸葛連弩威力巨大,伱和柏芷在實拍過程中會不會遭遇意外?”
杜笙卻笑笑擺手,道:
“這些未經充分干燥、質地柔軟的毛竹制成的連弩,實際上力道有限,
射出的竹箭飛行距離也不遠,必須借助捆繩固定,方能保持筆直射出……”
只要威亞團隊按部就班地執行他預先設定的程序與節奏,安全會得到充分保障。
出于對張柏芷的安全考慮,杜笙親自帶她與威亞團隊,在連弩陣中進行了為期一天的預演。
待大家熟悉了操作流程,才正式開機拍攝。
拍攝前夕,張毅謀仍舊免不了焦慮。
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緊急狀況,他甚至提前安排了醫生與救護,
以便一旦發生事故,能夠迅速進行救治。
“杜笙,你心里有底嗎?”
張毅謀哪怕再老道,仍按捺不住道:
“如果把握不大,咱們完全可以依賴特效,
無非是預算漲一些,不必冒這么大風險。”
“放心,我不會拿自己開玩笑。”
杜笙淡淡一笑,說道:
“要是用特效,國外同行都能做到,觀眾為什么非要蹲守看我們的片,這部片憑什么賣幾億回本?”
“我們華語電影之所以能在國際上占一席之地,靠的就是那些老外做不到的真本事!”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