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笙滿意點點頭。
“杜先生,大體上沒問題了吧,請問資金什么時候到位?”
布拉德特也問出了關鍵:
“你知道的,想要項目盡快啟動,例如請演員、布景等,都需要資金支持。”
杜笙稍作思考,說道:
“我們東方有句古話叫‘先小人,后君子’,有些東西凡事得理清楚。
我這邊要是注資的話,后續會有哪些收益?”
布拉德特眼神微斂,保持著笑容說:
“杜先生,你能得到的除了票房分成外,還有品牌贊助與廣告收入、國際市場拓展等。”
他的語氣坦然。
乍一聽似乎很合理,電影賺錢杜笙占大頭。
但稍微懂行的人都清楚,一部電影的盈利來源不僅僅是票房,還有版權銷售、衍生品、國際發行、碟片銷售等多元化收入。
而布拉德特對此只字未提。
杜笙聽后,笑容淡了下來,淡淡道:
“布拉德特先生,我知道好萊塢喜歡坑‘狗大戶’,還喜歡設‘殺豬盤’。
但本人有傳媒公司,有自己的制作團隊,對電影的全過程了如指掌。
你要是將我當成‘豬崽’,那這個項目不合作也罷。”
二十年前霓虹大量涌入好萊塢的熱錢,包括近幾年的日耳曼資金,幾乎過半投資都被坑了。
哪怕一部大賣的電影,八大影業跟院線聯手,都能用收益分配、合同條款、成本超支等手段將它打入虧本行列。
就算你有人脈關系,可以繞開這些坑坑繞繞。
但有一點是繞不開的。
那就是排外。
一旦這部電影爆火,好萊塢會想方設法將外來投資者排擠出去,獨占后續ip開發。
例如,《暮光之城》系列。
頂峰娛樂起初不太看好,英格蘭投資者有意投資,于是雙方一拍即合。
沒想到票房爆炸,頂峰娛樂迅速撇開對方,獨自投資和開發續集。
為了避免這些暗坑,所以杜笙必須擁有版權,
還得將衍生品、國際發行、碟片銷售等抓在手,
怎么可能僅滿足票房分成?
然而提莫、布拉德特兩人并不打算讓步:
“杜先生,不管你在東方有多少傳媒和公司,但伱在好萊塢這邊沒有人脈和渠道,到了這里就得遵守好萊塢的規則。”
很明顯,對方大概率把杜笙當成門外漢,仍將他視為可以隨意擺布的‘狗大戶’。
這年頭,很多對電影充滿熱情的富翁都曾投資過好萊塢,但無論電影是否大賣,最終利潤大多流入制片與發行公司的口袋,他們基本白忙一場。
杜笙臉色冷了下來,道:
“好萊塢規則?
它在我眼中一文不值。
說句難聽的,要是我不投資,你這個項目別想拉到資金!”
布拉德特也提高嗓門,道:
“這兒是好萊塢,無數資金爭相涌入,從來不缺資金籌集!”
杜笙嘴角掛著一縷嘲諷:
“你前后忙碌了兩年,請問籌備到了什么?
在好萊塢,沒有哪家電影公司會為一個高成本、冷門的漫改題材掏腰包。
亞洲還沒脫離金融危機,也沒有誰能輕巧掏出6千萬美元。
歐洲的稅務優惠的確吸引不少人投資好萊塢電影,但這僅限于八大影業。
至于燈塔本國,眼下正是抄底互聯網的關鍵……
你覺得會有哪個缺根筋,冒險投資這種高風險低回報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