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ufc未來影響力漸增。
提前在ufc建立聲望,是明智之舉。
先驅者的優勢難以撼動,除非后來者實力碾壓。
正如泰森、劉易斯、阿里這樣的拳壇傳奇。
后世不乏同樣杰出的拳手,但即便復制其成就,也無法達到他們那樣的高度。
這就是先發制人的效果。
此外,跨界格斗本身就是極富話題的活動。
以未來的梅威瑟(拳擊)與康納(ufc)的跨界對決為例。
這場較量,得益于雙方的號召力,讓康納單場進賬逼近6千萬美元,數額驚人。
然而,梅威瑟卻拿走總收入的八成,即近5億美元。
但后續數據分析顯示,大量付費觀看是因康納而來,證明其人氣堪比梅威瑟。
更有甚者,這部分觀眾先前并非拳擊愛好者,純粹出于對跨界賽事的好奇。
若杜笙能橫跨k1、ufc與拳擊三大領域,無疑將吸引更多付費觀眾。
聽到杜笙提及分成,白大拿并未感到不悅,反而心生歡喜。
杜笙愿意談,意味著對加盟ufc持開放態度,這遠勝過直接拒談。
顯然,有關杜笙對綜合格斗興趣的報道并非捕風捉影。
“分成方面可以詳談,我也可以給出個大概。”
白大拿豎起三指:
“只要你取得世界拳王稱號,出場費方面我們可以支付三十萬美元,
加之各類獎金,憑你的實力,每場收益四五十萬美元以上不在話下。”
“而這,這還不含ppv分成。
這方面我們可以提供最高分成比例,即五五開!”
白大拿誠懇地望著杜笙。
這是與董事會協商后的結果,不含水分,代表ufc最大誠意。
總計下來,杜笙每場純收入超過五十萬美元,換成rmb接近400萬。
這還是首次簽約,后面打出成績估計報價還要翻一番甚至幾番。
要知道,他們招攬布洛克·萊斯納,也就差不多這個價位。
布洛克·萊斯納已證實其統治力,多次捍衛wwe冠軍,并在實戰中擊敗ufc重量級冠軍蘭迪·庫卓。
而杜笙在ufc領域尚待考究。
k1屬于踢拳范疇,不可同日而語。
ufc之所以愿意付出大代價,更多基于杜笙的東方背景及其四棲拳星身份,
旨在借其影響力,提升ufc在東方的地位。
面對白大拿這份報價,杜笙默然沉思。
若記憶無誤,過幾年ufc的主要收入源自ppv。
彼時,“蜘蛛”安德森·席爾瓦與ufc的分成比例正是五五,雙方均分。
席爾瓦當時長期統治中量級,算是ufc無可爭議的王牌,ufc才舍得給予這個分成。
換做其他拳手,恐怕連議價資格都無,能獲得直播付費收入已是優待。
當然,那時候ufc的根基即將穩固。
昔日勁敵pridefc開始垮臺,ufc在綜合格斗界獨步天下。
且作為新興勢力,它不像拳壇有四大傳統組織分庭抗禮,相互制約。
壟斷局面下,選手議價空間有限。
然而,現今pridefc尚未衰落,ufc雖勢頭強勁,但想要達到全盛時期還要好幾年。
杜笙亦未到非簽不可的程度。
以后ppv的收入潛力巨大,他不愿輕易放棄這方面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