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大家覺得陳莞熙挺帥的,但與杜笙的照片放在一起,立刻顯得有些怪異。
“我靠!這不是杜笙在《時代周刊》上的古裝造型嗎?”
“嘖嘖,四小天王啊,這樣碰瓷真的合適嗎!
而且寸頭戴耳環,穿什么白色古裝啊?”
“暈,莞熙哥為什么要模仿杜笙的造型?”
“你看這張圖配飾都幾乎一樣啊!陳莞熙背后公司瘋了嗎?”
“姐妹們,我現在很無語啊。”
“陳莞熙戴耳環也就算了,但這桀驁氣質,還學杜笙瀟灑飄逸造型,有點忍俊不禁啊。”
“雖然這次風波不能完全歸咎于陳莞熙本人,但公司的包裝策略顯然存在問題。”
“模仿就模仿唄,君不見lv包包與裙子都照抄我們古代的!”
“模不模仿先別說,這專輯熱度不就來了!”
很快,陳莞熙被各種負面評論和調侃聲包圍。
雖然他以前因為打人和桀驁不馴,也經歷過不少批評,但這次的規模前所未有。
兩岸三地的各大社交網站,也被八卦與吃瓜者所淹沒。
然而,這場風波也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
那就是粉絲們更加心疼他們的偶像了。
“我們哥哥被人網暴了!我們必須支持哥哥的新專輯!”
許多粉絲紛紛表示要大量購買新專輯,這也算是一種不錯的營銷手段。
高爆熱度有了,媒體的采訪如期進行。
“你的首張個人專輯即將發行,但最近網上爭議不休,
不少人都說你模仿了杜笙在《時代周刊》雜志中的古裝造型,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陳莞熙雖然知道被公司‘坑了’,卻不以為意:
“我不認為這是模仿。
這些造型是公司特意請北歐時裝設計大師為我定制,不存在模仿的可能。”
即使真的是模仿,陳莞熙也不會承認。
更何況,這張專輯是由知名音樂制作人陳奐仁為他打造。
各方面都考慮得盡善盡美。
盡管多多少少有點蹭熱度的嫌疑,但帶來的效果的確炸裂。
“我覺得不能把一切都定義為模仿。
這張專輯我前后籌備了一年多,那時《時代周刊》還沒有發布,我又怎么可能模仿?
這只是一種不同的風格嘗試。”
記者接著問:
“如今熱度這么高,你對這張專輯有什么期待?”
陳莞熙回答:
“在亞洲地區,我希望它能賣出百萬張吧。
當然,能不能達成我都要感謝每一位支持我的粉絲。”
事實上,這張hiphop風格的專輯哪怕只是粗制濫造,憑借陳莞熙的粉絲基礎,銷售應該不成問題。
作為港臺四小天王之一,陳莞熙的人氣還是很可以的。
不過他的經紀公司考慮到他最近沒什么代表作,人氣下滑得也有點快,于是靈機一動,將專輯封面造型改成與杜笙差不多的。
被罵也在經紀公司的預料之中。
他們擺明就是采取一種“越罵越紅,越紅越罵”的策略。
走的是典型的黑紅路線。
畢竟陳莞熙的風格,就是叛逆與桀驁。
而這,也是他追求的我行我素!
可以說,這一波賺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