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利益分配的角度看,星際傳媒是杜笙的重中之重。
畢竟他在鳳凰衛視中,只持有35%的股權。
正所謂親兄弟還得明算賬,所以這里面得分清楚。
星際傳媒的利潤,他可以做主支配(鐘甄與葉瀞芷不會反對),
而鳳凰衛視的利潤,還需要與其他股東分享。
當然,杜笙也不介意以前瞻眼光帶領股東們獲利,但得確保自己能夠獲取較大份額。
誰會傻到自身付出大量努力后,卻將最大好處拱手讓人是吧。
此外,為了給鳳凰衛視留下發展空間,杜笙并未將自制劇的版權劃歸星際傳媒。
而是單獨劃分出來,以此激勵鳳凰衛視的發展。
將來,只要是鳳凰衛視購買的綜藝或劇集,基本都離不開星際傳媒,而自制內容則留給鳳凰衛視自行盈利。
這樣,杜笙既能賺取主要利潤,也不會妨礙鳳凰衛視的成長和發展。
如今也算為鳳凰衛視定下明確的發展方向,
后續發展不出錯,肯定能蒸蒸日上。
而他在鳳凰衛視的地位和威望,早已深植人心,
除非未來出現極其嚴重的決策失誤,否則很難有人會推翻他的領導。
因為換個人來,給三年時間都不一定能做出這番業績。
看看最近播出的收視就知道了。
即使較尋常的《武林外傳》也有28%,放在香江地區卻已經是熱門劇。
《法證先鋒》達到33%,壓著tvb情景劇打。
《水月洞天》和《東方之聲》更是突破37%的高收視。
這種確保內容質量的同時,還能避免資源浪費,業內人士看來都得直呼変態!
因為就算崛起最快的芒果臺,去年的營收雖然達到26.4億元,但銷售成本也高達12.89億元。
而且每年還有至少近半的自制劇無法順利播出,這些都進一步推高整體成本。
市場中,鮮有人能夠保證每部電視劇都能成為爆款。
更不用說做到完全沒有失敗的情況。
因此,杜笙也被業內戲稱為被‘逆天之輩’。
連tvb高層也不得不承認,現在遇到他推出的劇,都不敢正面交鋒了。
得益于這種帶動效應,鳳凰衛視其他時段的節目也受益匪淺。
不僅收視有所提升,廣告收入也隨之增加。
自杜笙接手以來,短短幾個月時間,鳳凰衛視的毛利就已經超過3億。
劉暢樂看了也自我調侃說:
‘看來我要準備退位讓賢了。’
蘇驍見杜笙認真研究著最新的財務報表,心中一時惴惴不安,忍不住道:
“杜總,不知道你今年是否考慮分紅呢?”
這次賺了大錢,股東分紅是避不開的話題。
蘇驍對此也有腹案,卻不大希望暫時抽走太多資金。
畢竟鳳凰衛視正處于騰飛,還需要大量投資。
杜笙放下報表,理解地擺擺手:
“蘇總,這點你可以安心,我還不至于這么眼光短淺。
一會我跟股東們提一提,將這部分收入預留下來。”
聽到這,蘇驍松了口氣,臉上露出喜悅之色:
“多謝杜總的遠見和理解!”
他知道,明年的財報將會是展示鳳凰衛視盈利能力的最佳機會,進而就能大幅推動股價上漲!
畢竟,在股市上割國際韭菜,可比辛苦做十年電視劇還要來錢快得多。
“蘇總,我放手讓臺里負責自制劇和綜藝節目的制作,并非我不重視。”
杜笙補充一點:
“而是我相信你們的專業能力和創造力,以后能夠自給自足。”
“杜總放心,現在臺里士氣高漲,而且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持,我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蘇驍信心滿滿地回應。
對于杜笙而言,貪圖鳳凰衛視那點分紅意義的確不大。
一方面,星際傳媒通過這些熱門作品和節目賺取的利潤,已經超過鳳凰衛視。
即使把所有利潤拿出來分紅,自己最多也只能分得幾千萬,這對于他的整體資產來說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盡管鳳凰衛視最近幾個月的表現壓倒了tvb,但在實力和規模上仍然存在差距。
例如在灣城,tvb有自身的衛星電視臺tvbs,不需要依賴當地存活。
而鳳凰衛視在那邊,還需要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
一府之地,卻有182家電視臺,收視能達到6%就是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