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先穩固人氣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
………
不出所料,《頭文字d》在內地三天票房突破了2500萬元。
憑借杜笙的強大號召力,電影有望沖擊年度票房前三。
前世2005年的內地票房前三分別是《無極》、《神話》和《七劍》。
而《頭文字d》則排在第四位。
如今,有了杜笙的加盟,超越這一成績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事實。
按照網上某些專家的預測,內地票房有望達到8000萬,亞洲票房破1.5億。
要是算上碟片與周邊銷量……
瑛皇娛樂與星際傳媒兩家投資方,賺是肯定的。
相比之下,黃驍明的《龍威父子》首周票房還不到千萬,差距顯而易見。
那些想要看一場巔峰對決的媒體,明顯大失所望了。
至于同樣定檔五一檔的《疑神疑鬼》,由于劉曄、徐熹援等主演的人氣,與杜笙、黃驍明壓根不在同一個檔次。
因此并未被視為直接競爭對手。
在某個攝影棚拍攝廣告的間隙,杜笙接受了《電影雙周刊》雜志的采訪。
經過一番客套和夸贊后,記者直入主題:
“杜笙先生,對于《頭文字d》三天票房大賣2500萬元,目標鎖定內地年度票房前三,香江票房也榮登榜首,你有什么看法?
這樣的成績是否讓你感到滿意?
另外,黃驍明的《龍威父子》即將破千萬,同樣是年度票房今年有力競爭者之一,你對這場競爭有何想法?”
杜笙輕聲一笑,緩緩說道:
“票房當然是每個商業片導演和演員都希望取得的好成績,但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演技能否得到大眾認可。
作為一名藝人,我認為能力的進步比票房更重要。
我甚至在考慮未來嘗試一些文藝片……”
記者顯然有些驚訝。
畢竟偶像藝人在最紅的時候轉向文藝片,可不是常見的選擇。
最可能的情況,就是為了沖獎。
但杜笙擁有兩項影帝在身,還需要這些虛名?
記者摸不清對方想法,試探問道:
“你這是為了鍛煉演技,還是為了拿國家一級演員證書?”
“說不上,只是一個小目標而已。”
杜笙一本正經的胡說:
“我希望通過不斷挑戰自我,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果有機會,我想嘗試更多不同類型的角色,不僅僅局限于商業片。
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演員……”
一個愿意挑戰自我、追求藝術的演員,的確是不可多得的。
但杜笙明顯不在這個范疇。
這就是刷路人緣,說給粉絲聽的。
“笙哥,要是有出演文藝片的機會,你會選擇什么樣的角色……”
杜笙也隨口一說,并沒有考慮過演什么文藝片。
既然對方執著于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就輕松了。
因為這總比老是揪著他的緋聞不放要好。
不久后,《電影雙周刊》的采訪順利結束。
杜笙又來到霓虹,跑了一圈后,便準備為索愛拍攝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