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杜笙目前的知名度,上一流節目都綽綽有余。
妮娜沒多思考,爽快地說道:
“小事一樁,我們原本就想邀請你,只是你最近忙啊!”
要知道,杜笙不僅僅是一位歌手或演員,更是一位娛樂界的巨頭。
雖然他在北美的實力無法與董事長萊斯利相比,但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能夠與這樣一位有潛力的年輕人建立良好關系,何樂而不為
妮娜微笑著說道:
“杜生,說實話,你這樣的咖位地位還愿意親自跑宣傳,真是難能可貴啊!”
她其實有些不解,像杜笙這樣富有的人,為什么還要親力親為唱歌、演戲、打擂,到處飛個不停。
更別說在東方文化中,這些職業也不算高端。
杜笙微微一笑,道:
“賺錢的確令人快樂,但到了一定程度就是一串數字。
而本人很享受藝術創作和分享的過程,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趣味。”
他總不能說獲得的聲望值與抽獎,能讓他更快樂是吧。
妮娜想到杜笙才23歲,這個年紀追名逐利,享受粉絲的狂熱崇拜倒也正常。
同時,她也不得不承認,別人真的有這個資本隨意揮霍啊。
只要杜笙旗下子公司維持增漲,無論他走到哪里,都會受到尊重。
很快,在妮娜的精心安排下,一檔專門面向青少年的節目正式開播。
節目中,杜笙成為絕對的主角。
不僅討論了他的影視與音樂作品,還分享了神秘的東方功夫一角面紗。
這些內容都非常吸引青少年觀眾的興趣。
此外,杜笙不僅展示了八極拳的打法,還唱了幾首英文歌,引發現場觀眾的陣陣歡呼與喝彩。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導火線》北美首映當天。
在這邊,圣誕+新年檔期是全年票房收入最高的時期。
哥倫比亞影業出于回本+米高梅為了給大股東護航,還是在緊張檔期中抽出了600塊銀屏。
這待遇可比第一部《殺破狼》優渥多了。
格拉尼手里攥著電影票,走進幾乎坐了七成觀眾的放映廳。
昨天,他的華裔同學看完《導火線》首映后,一整天都在不停地夸贊這部電影。
現在,格拉尼才看完一半,完全理解并認同對方的評價,甚至情不自禁地發出“哇哦”的驚嘆聲!
拳拳到肉,一招一式凌厲殺伐,那種廝殺感溢出屏幕。
格拉尼確信,這位杜拳王絕對是貨真價實的實戰派!
周圍的觀眾顯然也有同樣的感受,看得目不轉睛。
當格拉尼離開電影院時,他和華裔同學一樣,內心激動不已。
這部《導火線》簡直太酷了!
他恨不得立刻打電話給同學們分享,可惜時間不允許。
于是,他迫不及待回家打開電腦,在網上和其他人交流心得。
此時,得益于宣傳發酵以及杜笙自身影響力,《導火線》在北美的熱度正在攀升。
論壇上已經有大量帖子討論這部電影:
“這是一次無與倫比的觀影體驗,動作設計精彩絕倫!”
“實戰風格的動作場面,強調拳拳到肉的真實感,讓觀眾仿佛置身于戰場,感受到緊張與刺激!”
“我不在乎主演是白人還是黃種人,我愛死了這部電影里的動作戲!
這種流暢自然的打斗方式,比好萊塢那些野蠻片帥氣多了!”
“華夏功夫和杜拳王一樣,神秘而強大!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