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萊昂納多合作的新片《無間行者》即將上映,他擔任第二主角。”
艾瑞克繼續道:
“華人拳王+大明星,還有誰能比他更適合代言”
詹姆斯眼前浮現出杜笙模仿功夫熊貓的場景:
“華夏功夫之王加麥當勞‘功夫熊貓’主題,這組合的確絕!”
“我正想說這個。”
艾瑞克興奮道:
“廣告可以主打‘功夫之王的選擇’,再結合功夫熊貓形象的廣告宣傳,絕對能引爆話題!”
詹姆斯沉吟片刻:
“你去收集杜笙的詳細資料,下午的會議,我提議讓他擔任新主題代言人。”
“明白!”
艾瑞克轉身就走,帶著幾分迫不及待。
詹姆斯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紐約的槍擊案本是災難,卻意外為麥當勞送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看著窗外晨光中的美景,他仿佛已經看到杜笙手持麥當勞的廣告鋪滿全美街頭。
“讓公關部準備提案。”
他對著手機說道:
“這次絕不能錯過……”
黎明初現,紐約時報的頭條已經鋪滿街頭報攤。
《紐約日報》、《華盛頓郵報》和《硅谷快報》等報刊的頭版頭條,無一例外都在講述著同一個故事。
學校槍擊案!
紐約警署有意引導輿論,減少自身壓力,所有報紙最顯眼的位置都印著杜笙救人的大幅照片。
主流媒體在角落低調提及傷亡數字,卻用加粗的標題大書特書杜笙的英勇事跡。
紐約時報的標題簡潔有力:
“種族歧視no,他是紐約守護者!”
副標題更顯深意:
“一個華人明星,比好萊塢電影更真實的英雄!”
華盛頓郵報則更為夸張:
“昨夜,杜笙是燈塔國的燈塔!”
華納電視臺的晨間新聞專題持續升溫。
艾麗莎作為親歷者,與另一位嘉賓展開熱烈討論:
“每次槍擊案都有普通人被殺害,但這次不同。
杜笙,這位亞裔影星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
他本可像大多數人一樣逃命,卻選擇直面危險。
當所有人等待命運判決時,只有他敢于反抗不公!”
艾麗莎特別強調:
“杜笙是世界拳王,從小修煉華夏功夫,參演過幾部動作片,為此接受了槍械和格斗訓練。
這些本事,讓他在危難中爆發出驚人力量,制服了窮兇歹徒。”
這場槍擊案帶來的熱度持續發酵,很多人記住了《無間行者》。
杜笙雖然拒絕了馬姚偉提出的將“華夏功夫”商業化建議,但在這個商業至上的國度,他的影響力正轉化為真金白銀。
從事件爆發開始,《寶貝計劃》的光碟銷量如同雪崩般增長。
原本一周最多銷售3800張,如今早已突破萬張大關。
索尼影業更是抓住機會,聯合米高梅等多家影院,將已經下檔的《殺破狼》和《導火線》重新搬上銀幕。
當周票房奇跡般地斬獲800萬美元,使兩部影片北美總營收突破1億美元大關。
海外市場的反響同樣熱烈。
歐洲國家掀起觀影熱潮。
《寶貝計劃》海外票房再創新高,當周收獲415萬美元,全球票房累計達到2.5億美元。
作為小成本動作片,這份成績已屬罕見。
就連早已淡出主流視野的《無間道》,也被影迷重新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