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潑天熱度
當然,網上不盡是吹噓,也有理性網友發言:
“其實八極拳確實很適合實戰,尤其是近身短打,發力迅猛。
但也不是誰隨便看個視頻就能練成高手的,克斯特肯定下了不少苦功。”
“別盲目跟風去學,這東西不是光看視頻就能掌握的,需要系統訓練、老師指導,否則容易傷到自己。”
“杜笙的八極拳動作標準、節奏緊湊,普通人照著學很容易走偏,建議還是先打好基礎再挑戰高難度動作。”
盡管如此,這次事件還是徹底帶火了八極拳。
尤其是杜笙在兩大流媒體上發布的那套“八極入門十二式”的教學視頻,點擊量暴增。
很多原本對華夏功夫感興趣但一直找不到門路的外國人,開始涌入兩大平臺搜索“杜笙八極拳”,甚至連一些健身房也開始引入這套拳法作為特色課程。
更有甚者,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發起挑戰:
“你敢不敢跟著杜笙練一周八極拳?”
就在網絡上一片“杜笙真牛”、“八極拳太猛了”的歡呼聲中,也總有那么一些人看不慣這陣勢,開始跳出來潑冷水。
“都什么年代了,還吹什么傳統武術?
現代綜合格斗、泰拳、巴西柔術這些才是王道,八極拳這種老古董早就過時了。”
“克斯特能贏純屬運氣好,偷襲得手而已。
要是那幾個尼哥知道他敢動手,分分鐘教他做人。”
“還有那個什么‘杜氏門徒’?
搞笑呢吧?
就跟著杜笙的視頻學幾招,就敢自稱門徒了?你怎么不稱門神!”
這些質疑一出,原本熱鬧的評論區瞬間分裂成了兩派。
一邊是熱血沸騰的杜氏門徒粉,一邊是冷嘲熱諷的“理性派”。
但緊接著,事情的發展就有點出乎意料了。
網絡上突然冒出了一大批整齊劃一的聲音:
“倫敦八極協會誠邀所有熱愛杜氏八極拳的朋友加入!”
“首爾八極門正式成立,歡迎各位同門交流學習!”
“悉尼八極拳訓練營火熱報名中,強身健體,防身自衛,從基礎開始!”
柏林、巴黎、東京、墨爾本、溫哥華……
全球幾十個城市,幾乎同時冒出了“八極協會”或“八極門”的組織。
而且很多人仔細一看才發現,其中一大半,都是最近幾天才注冊成立的!
這一波“組團出道”的操作,直接讓吃瓜群眾集體懵圈。
原來自從杜笙在擂臺上擊敗泰森之后,他的拳王名聲越傳越廣。
很多外國年輕人本來對華夏功夫感興趣,但一直找不到靠譜的學習渠道。
結果杜笙把視頻放上網后,大家一看:
動作標準、講解清晰、節奏緊湊,關鍵是免費!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跟著練,越練越上頭。
慢慢地,這些練習者之間就開始建立聯系,組建群組、打卡分享、切磋心得,最后干脆搞起了“組織化”發展。
雖然有些城市的‘杜氏門徒’還不多,但他們有模有樣地制定章程、拉群建組、搞訓練計劃,儼然一副“宗門傳承”的架勢。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而隨著克斯特事件的持續發酵,八極拳和“八極門”這兩個關鍵詞,徹底沖上了全球熱搜。
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華夏功夫新勢力崛起,八極拳成為海外健身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