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蜘蛛俠3》原本也可以推遲到暑期檔,但它本身已經是r級,根本沒法擠進那個中小學生扎堆的黃金時段,只能提前上線。
不過現在看來,它照樣火得不行,預計能沖進年度票房前五。
說起來,托比·馬奎爾確實是當下好萊塢最頂的超級明星之一。
誰能想到后來他還真跑去拉斯維加斯當撲克手,結果輸得褲衩都不剩呢?
4月底這個時間段,向來是各大電影爭搶的香餑餑,今年也不例外。
除了提前一周的《蜘蛛俠3》和兩周后的《怪物史萊克3》外,真正和《通緝令》正面硬剛的,還有兩部強敵:
一部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小羅伯特·唐尼主演的《十二宮》,成本8000萬美元;
另一部是布魯斯·威利斯和哈莉·貝瑞主演的《完美陌生人》,成本高達9000萬美元。
雖然這兩部片子制作費沒《通緝令》高,但它們都不是動作大片,也沒有特效燒錢。
所以論性價比,完全不及《通緝令》。
它們成本推到這么高,完全是好萊塢大明星的片酬所致。
不過只要有號召力,這筆錢還是值的。
論知名度,《十二宮》背后有真實事件加持,劇情還算扎實;
《完美陌生人》則有布魯斯·威利斯這塊金字招牌坐鎮,加上哈莉·貝瑞的人氣,陣容也不弱。
可以說,《通緝令》面臨的競爭壓力不小。
但話說回來,就像后來華夏電影市場能同時容納兩部以上破10億的國產大片一樣,現在的北美市場也完全有能力消化三部大制作同時上映。
尤其在這個檔期,觀眾多、排片足、熱度高。
誰贏誰輸,還得看臨門一腳的表現!
“特蕾莎,那兩家現在什么情況?”
杜笙剛結束一場宣傳路演回來,一邊脫外套一邊問坐在會議桌旁的米高梅總經理。
特蕾莎翻了下手里的資料,語氣略帶意外地說:
“布魯斯·威利斯和哈莉·貝瑞的《完美陌生人》提前上映了,從原來的4月29號改到了26號。”
杜笙眉頭一挑,隨即笑了笑:
“不會是怕了吧,這不像大明星風格啊?”
“哪能啊。”
特蕾莎搖頭:
“布魯斯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脾氣火爆得很,聽說現在氣得在片場摔杯子呢。
不過他們片子試映后的評價褒貶不一,制片方心里沒底,想早點上,搶個先機碰碰運氣。”
杜笙點點頭:
“提檔三天,從周五挪到周二,內部估計有點不及預期。
不過這種操作也沒太大用處,最后還得靠觀眾買不買賬。”
他頓了頓,眼神里帶著點諷刺:
“我以前看《虎膽龍威》還挺喜歡他的,后來了解多了才知道,這家伙私底下可不太討喜。
種族主義那一套,我可受不了。”
特蕾莎輕笑:
“你是說他那個‘燈塔國白人至上’那一套吧?”
杜笙聳聳肩:
“沒錯,他自己是個移民,還為了躲越戰征兵跑到了燈塔,結果現在演起愛國英雄來了,真是夠諷刺的。”
“對了——”
杜笙突然來了興致:
“我們是不是可以給他加點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