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而且這首歌還宣傳了奧運會,不得不說官方找杜笙真的是明智之舉。”
“索尼總裁施靳格在接受采訪時說,杜笙新專輯每一首歌都像《movelikejagger》一樣好聽,
聽說里面還有華語歌,真是讓人期待!”
“《weareready》這首歌的確好聽,不過跑步時要注意點。”
“為什么?”
“因為太動感容易迷失自我,跑步時容易扯著蛋!”
……
隨著新專輯開始上路,杜笙又重新以歌手身份占據了主流視線。
然而沒過幾天,兩則消息再次讓大家意識到,杜笙的主業依然是演員。
首先,《通緝令》公布全球票房數據:
2.83億美元!
按照這個勢頭,肯定打破《無間行者》的紀錄,達到3.5億美元以上。
這已經是許多好萊塢一線明星夢寐以求的成績。
其次,華納+奇跡影業投資超過1.5億美元的大制作電影《盜夢空間》,有意邀請杜笙擔任男主角。
開出的片酬,高達1300萬美元!
一個華人小子,正式殺入千萬級片酬俱樂部!
成為闖蕩好萊塢最成功的外籍演員之一。
畢竟在這個名利場,哪怕是湯姆克魯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等一線巨星的片酬,也就2千萬美元。
而這里面,估計還有各種因素要打個折。
由此可見,如今杜笙在北美的人氣有多熱!
當然,《盜夢空間》這部片本身就是杜笙提供的劇本。
奇跡影業又投了5千萬美元,再算上杜笙的片酬,算是跟搭臺的華納五五開。
盡管如此,高達1.5億美元的大制作,足見雙方對杜笙擔綱男主角有多重視與看好。
赫斯特旗下的報社在報道時,毫不吝嗇地給出高度評價:
“杜笙是藝術與商業領域的全能選手,身份自由切換,簡直游刃有余!”
相比之下,bbc的報道則更加直接:
“三條世界拳王金腰帶、四項影帝、單曲霸榜12國、身家超過十億美元……還有什么能阻止他登頂!?”
法蘭茜日報則用了一種典型的法式幽默來描述:
“杜笙的能力就像他的情人一樣多,每一種身份都讓人著迷!”
相較于各大媒體相對克制的評論,在互聯網上,粉絲們的討論則更加生動有趣:
“這幾天我完全沉浸在《movelikejagger》里,正期待杜的新專輯呢,結果有人提醒我,杜寫歌只是副業。
天哪!誰去提醒杜,讓他專心搞音樂吧,別浪費了才華!”
“查了一下,《緋聞女孩》和《絕命毒師》的編劇都是他哦。”
“嘿!杜還會調酒,他在酒吧為萊昂納多調酒手法的視頻簡直不可思議,技術堪稱一流。
此外,他還會專業賽車!
傳聞三星小公主李伊馨就是因此愛上他的。
所以想要抱得美人歸的凡人們,來跟我學車吧!”
“我覺得應該讓研究院解剖一下杜,這家伙簡直是超人啊!”
國外觀眾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杜笙的全能和卓越成就上,紛紛豎起大拇指。
而在國內,吃瓜群眾的焦點則更多放在《通緝令》和戛納電影節這兩件大事上。
比如在人人網的新聞
“《通緝令》是一部特效動作片,有違西方推崇的文藝范,這樣都能拿到影帝?
不得不說,杜笙真的牛,他代表黃種人嶄露頭角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