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索尼和杜笙只是合作關系,他們要的是銷量和利潤。
除非杜笙形象崩得太利害影響銷量,否則誰管他和誰傳緋聞?
卡斯麗點點頭,表示理解。
她順手把一本剛出爐的雜志放在桌上:
“這是最新一期的《福布斯》,做了杜笙的專訪,你有空看看。”
說完,她轉身離開。
威廉姆斯三口兩口干掉手里的三明治,迫不及待地翻開了雜志。
《福布斯》作為全球前四大的商業雜志,一向以金融、工業、投資和營銷等主題的原創文章著稱。
但每年偶爾也有幾期關于娛樂明星的封面和報道。
譬如去年雜志封面人物就刊登了安吉利娜·朱莉、奧普拉·溫弗瑞、麥當娜等巨星。
然而黃種皮膚的,據他所知似乎只有眼前一位。
封面設計就很抓眼球:
一個未來感十足的五維鏡體,中間坐著西裝筆挺、神情淡然的杜笙。
其他鏡體上分別展示了他在擂臺橫掃千軍、古裝儒雅的角色、拿著麥克風唱歌……
這封面標題也很霸氣:du
副標題寫著一行字:wonderfullife
威廉姆斯盯著看了幾秒,忍不住點頭:
“確實夠吸睛!”
尤其是杜笙那張臉,配上這種視覺沖擊力,光看封面就讓人想繼續翻下去。
翻開第一頁,前語寫得很有意思:
“2年前,我們就注意到了這個來自東方的年輕人。
他在亞洲掀起一場風暴,成為當之無愧的偶像天王。
而現在,他正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臺,邁向世界級巨星的位置。
這一次,我們用高緯度視角,去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杜笙。
盡管他擁有眾多身份,但北美大部分人第一次記住他,多半是他在拳臺上那記重拳。
沒錯,在我們的最初印象里,他是一個格斗拳王……”
威廉姆斯越看越覺得,杜笙像一塊不斷折射光芒的寶石。
每換一個角度,都能看到新的精彩。
第二頁的標題很簡潔,就兩個字:
“歌手”。
雜志從杜笙最早的音樂起點開始講起。
酒吧駐唱,為電視劇唱主題曲,到后來第一張國語專輯在華語圈掀起熱潮……
接著,他打入燈塔國市場,第一張英文單曲就登上公告牌排行榜。
整段文字配了不少照片。
有他在錄音室里專注調音的畫面,也有他在舞臺上激情開嗓的瞬間。
圖文結合,既豐富了內容,也增強了閱讀的代入感。
接下來的幾頁,雜志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揭開杜笙的其他身份:
編劇、演員、制作人……
看到這兒,威廉姆斯忍不住心里嘀咕。
這期《福布斯》不會是收了紅包吧?
怎么字里行間全是夸人的詞兒?
其實毛都沒一條。
《福布斯》只是客觀地呈現事實,結果因為事跡太猛,反而讓人覺得像是收錢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