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僅僅是在內地經濟發展最富庶的江浙魯及滬市釋放一半產能,也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隨著資金的回流,朱鴻召在元旦之前制定九六年新的廣告投放計劃,做出三千萬的預算。
南亭實業的茶飲料業務,全國范圍內的廣告投放預算也控制一億兩千萬,主要覆蓋十三個省市,嘉鴻茶飲料在江浙魯及滬市四地做出三千萬的預算,可以說不低了。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鴻臣集團總部,認為草本涼茶是自有品牌,目前僅僅授權給嘉鴻集團使用,而新開發的紅茶飲品是嘉鴻集團的子品牌。
雖然鴻臣對嘉鴻控股,但兩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同樣鴻臣總部以朱瑋益為首的管理層認為草本涼茶在香港廣受歡迎,廣南地區也有飲涼茶的傳統,之前兩度受挫,主要受制于經銷體系的匱缺、不完善,以及廣告投入相對保守。
現在嘉鴻集團有兩款茶飲,一款是朱瑋益他們認可有足夠市場潛力的,一款是完全仿效他人,還沒有得到市場認可、他們也不熟悉的。
哪一款茶飲作為核心,傾斜更多的營銷及廣告投入,嘉鴻的管理層,包括朱鴻召在內,與控股母公司鴻臣集團,就產生嚴重的分歧。
在朱鴻召、朱瑋興等人的據理力爭下,嘉鴻的紅茶飲品分得四成的預算。
元旦之后的市場實踐證明,草本涼茶受口感習慣以及零售價的壓制,銷量增漲有限,紅茶飲品也遠遠沒有得到應有的漲幅。
南亭湖冰紅茶自七月初投放市場以來,非飲料銷量旺季,一個月也就走不到兩百萬箱的樣子。
主要還是受到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影響,江浙魯及滬市四地城鎮地區的銷量要占到近四成。
其他銷售區域,看似人口總的規模是華東一區的四倍,銷量加起來僅比華東一區高出四五成。
不過,整個春節期間飲料銷售很旺盛,南亭湖冰紅茶的銷售預計能達到六百萬箱,基本上能將年前滿負荷生產的庫存清空掉。
單算華東地區,嘉鴻在這個春節期間的紅茶飲品銷售,可能僅有南亭實業的五六分之一。
因為目前茶飲料銷售主要集中在相對富庶繁華的城鎮,嘉鴻相比南亭實業,經銷渠道以及零售終端覆蓋并沒有多大的劣勢,但銷量差這么遠,只能說明他們在其他環節,還存在太多的嚴重不足。
南亭實業的茶飲料業務,如果九六年就算沒有增漲,僅僅能保持下去,八個月的非旺季能做到一千六百萬箱的量,算上春節,四個月的銷售旺季能做到兩千四百萬箱的量,總計也能達到四千萬箱的量。
雖然相比較南亭實業已經建成一億箱的產能,釋放還是嚴重不足,僅有四成,但大體上已經能有一些利潤了。
而嘉鴻集團就算能釋放四成產能,也將因為各種成本高出南亭實業一截,而難盈利,更不要說四成產能的釋放,朱祎琳目前看不到有實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