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腦子怎么長的?”熊志遠這一刻想將蕭良的腦殼撬開看看,震驚問道,“你資助工學院建設校園網二期工程,正式接觸互聯網,都不到一年時間吧?”
“怎么,我資助工學院建設校園網二期工程之前,就算沒有機會上網,就對這玩意一點都不了解了?我要是一點都不了解,我當初拍四百萬出來捐給工學院,我腦子有病啊?”
蕭良笑道,
“互聯網將產業經濟、輿論傳媒等各個方面,深刻重構二十一世紀社會結構,這是早就有論斷的。要不然國家也不會從九三年起,就卯足了勁建設四大骨干網絡。能上網了,對歐美互聯網的發展現狀有所了解,有一年時間也足夠用了;關鍵還是看個人對新鮮事物有沒有足夠高的興趣與學習動力!”
“得得,又讓你裝到了。你還是聊聊,泛華商業目前想切入電子商務這個賽道,應該要怎么玩吧?”許建強笑道。
“這個我真的還沒有太認真考慮過。志遠這次就在東洲多玩兩天,我們坐下來慢慢討論,”
蕭良又跟顧培軍說道,
“南亭實業所有在家的管理層,這兩天也抽出時間來,一起參與學習討論。國內很快也將進入互聯網時代,大家現在學習、熟悉起來,一時用不上,也比以后被形勢脅迫著進行知識更新,要好!”
接下來兩天,蕭良與熊志遠先拉著人一起分析研究歐美商品銷售以及正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在線零售、在線平臺的生態;接下來又花時間討論、研究泛華商業以及江浙等地輕工制造及對外貿易的現狀,也深入研究了國際物流、商貿運營等一系列難點問題。
經過對基本面的分析研究,發現切入互聯網消費最簡單直接的模式,就是推動歐美當地的貿易商、分銷商,除了其線下門店外,進一步將泛華商業的商戶商品,擺放到當地的電商平臺上進行銷售。
這其實就是跨境電商早期的外貿b2b(商家企業對商家企業)模式,省事簡單,只需要在泛華商業現有的業務基礎上稍加延伸就行;后面倘若想進一步發展,就是做b2b平臺,撮合商戶與國內外分銷商線上溝通與交易。
弊端就是泛華商業(東洲)還將繼續充當廉價貨源地的角色,不僅產品的高溢價,會被海外分銷商拿走,泛華的運營團隊以及商戶、小微制造企業,沒有辦法直接接觸到海外消費者,無法及時獲得海外市場一手信息。
不過,這恰恰卻是蕭良最想推動的模式。
主要還是東洲以及泛華商業的發展水平較低、團隊能力有限,資本實力也略有不足;這種模式穩扎穩打,投入少,沒有什么風險。
蕭良也相信,只要泛華商業注重收集海外市場一手信息,在貨源組織上狠下功夫,依托東洲漸漸發展起來的輕工制造產業集群,相信能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分銷商趕到東洲進行采購。
說到底,這還是基于產業生態培育的思路,是當下最適合泛華商業以及東洲整個輕工制造產業發展的路徑。
不能老想著一口吃成胖子。
熊志遠他卻不滿足于此,他更想做的,還是借助海外互聯網銷售平臺,做跨境b2c(商家企業對消費者)模式;而且他有這個想法也有一段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