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流程慢騰騰的走下來,第一只商用鋰離子電池子,不得等到三年后,才能正式送到客戶手里?
作為人民幣玩家,蕭良當然知道快速增漲經驗的一個竅門就是燒錢。
同步進行鋰聚合物電池技術的二次開發、多部門實驗室聯合、交叉驗證,以及直接建設中試線,甚至更進一步,直接建設一條試驗線,現在就組建一支足夠規模的工程師隊伍,在中試線、試驗線大規模進行摸索、完善生產工藝,給新的工程師隊伍喂經驗值,大概是快速形成產能的唯一途徑。
這個過程可能會額外燒掉兩三億的資金,但考慮這項技術未來的影響力與市場前景,這時候額外多燒掉兩三億的資金,算多大點事?
截至目前為止,蕭良今年春節之后,已經從保健品業務里拿出一億利潤,投入到蝸巢科技及能源電化學聯合實驗室里,但已經完全不夠用了。
從貝爾實驗室獲得鋰聚合物電池專利授權,就花了五百萬美元,折算四千萬人民幣;追加能源電化學聯合實驗室的研發預算,總計兩千萬;蝸巢科技自身研究體系建設及研發工作,已經花掉兩千萬。
長海玻纖四千萬拆借,以及對魚樂精密機電公司的兩千萬注資,以加強生產線機電一體系、自動化控制等領域研發能力,這就超出了蝸巢科技今年預算一大截了;今年第四季度還沒有到,就已經大幅度赤字了。
獅山灣新中試基地的建設與試驗線設備引進,預算就是一個億,接下來一年還要至少額外準備兩個億給新的工程師隊伍喂經驗,蕭良也會感到捉襟見肘啊。
更不要說后續建設鋰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需要更為龐大的資金量……
很多人覺得南亭實業茶飲料業務發展到這一階段,應該能支撐茶飲料及飲用水業務后續的發展壯大了;保健品業務更是蕭良手里的現金奶牛,每年能凈提供兩三億的現金流。
蕭良在這波牛市里,包括對東洲動力八百萬股持股在內,凈收益接近三億。
蕭良怎么看都不像缺乏現金的樣子,誰能想明白他怎么會這么迫切將宿云生物的股權拿到香港套現呢?
主要還是蕭良并沒有將他在鋰聚合物(鋰離子)電池上的野心暴露出來。
要玩科技樹,三五億的資金哪里夠燒啊?
鋰聚合物電池工藝復雜,成本較高,限制了前期市場應用范圍,蕭良還想著稍后一些,同時上液態鋰離子電池生產線,投資簡直就是噠啵k。
而紙塑復合材料及灌裝等相應的技術開發、生產設備投資,也絕非三五千萬就能玩轉的;蕭良都還指望趙瀚、郭秉廂他們在產業技術升級上有更大的野心,能為這件事貢獻一份力量呢。
“小蕭總,你跟張經理也在獅山灣啊?”
這時候張叔毅陪同一名男子,從剛完成廠房竣工的獅山灣中試基地走出來。
張叔毅也是陪人來這里參觀正在建設中的中試基地,突然間看到蕭良與張斐麗站在路邊朝這邊張望。
“剛在云社開好會,有點時間過來透透氣,”蕭良看向張叔毅身邊的男子文質彬彬,看著也就三十七八歲不到的樣子,兩鬃卻已經花白,問張叔毅,“這位就是王馳騖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