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們縣中剛調過來一個校長,看誰都不順眼,到處挑刺樹威風。現在獅山縣中計劃內只有一個文科班,卻又確實嚴重缺少生源,而計劃內的五個理科班又嚴重超編。胡嫻她現在想重新選理科班,就只能進計劃外了。這事頭痛啊。這個丫頭,真是會給我們找事做,得給她氣得少活好幾年!語文、英語哪怕多考五分,直接上市一中,哪里來這么多的折騰?”
蕭良他們讀高中的時候,沒有那么多的幺蛾子,甚至胡婕到獅山縣中借讀,胡學慶找他的戰友出面請學校的領導、老師喝了一頓,這事就成了。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現在一切都往經濟指標看齊了。
今年獅山縣中總計只有六個班級,是按照錄取分數線在計劃內正常招生,基本保證錄取的是全縣最優質的生源;而在計劃外又新設四個班級,則是明碼標價,錄取的生源也就參差不齊了。
像胡嫻這種學籍在獅山縣之外的,胡學慶好不容易托關系,搞到獅山縣中計劃內班級的借讀名額。
卻不想經過這番折騰,胡嫻要是還想讀理科,就只能去生源良莠不齊的計劃外班級借讀,想想也確實夠糟心的。
“這事簡單,沒什么好犯愁的,我爸認識市委新來的鐘書記。胡嫻她到底想進哪個班,想好了,明天讓市委書記親自給獅山縣中打個電話!”蕭良說道。
胡婕瞪大美眸瞅向蕭良,這點破事搞到驚動市委書記的地步,也未免太夸張了吧?
陳啟蘭、胡學慶只當蕭良胡扯開玩笑,反而拿這話嘲笑小女兒:“看看,你現在可出息了吧,需要市委書記來安排你的班級了!”
“我明天也沒啥事,正好回母校轉轉。我明天起早跟胡婕一起開車送胡嫻去學校吧,說不定還有老師認得我跟胡婕呢!”蕭良說道。
今天周日,住宿學生都應該今天夜里之前返校,而陳啟蘭、胡學慶讓大女兒胡婕明天一早送小女兒去學校,就是想著讓胡婕找以前的班主任、任課老師,看能不能在這事上說得上話;蕭良一起過去更好。
他們現在也就只能抱這么一點希望了,不然就只能留在文科班,也要比轉去計劃外理科班強一些。
蕭良與朱祎琳回到住處,胡婕的電話就打過來,問道:“你剛回來可別瞎搞。”
“怎么瞎搞了,你妹妹,我能不關心嗎?咋了,怕市委書記搬出來,這事也搞不定?”蕭良笑道。
“呸,不用你關心,”胡婕在電話里小聲嗔罵道,“你真不要瞎搞,我晚上跟卞曉娟說好了,明天拉她一起回學校找劉韋軍。劉韋軍現在是副校長,他說話應該管用。還有劉韋軍應該知道你爸、你哥,你要是閑著,陪我們一起過去也行。”
“我們畢業之后,劉韋軍就是教導主任了吧?都八九年過去了,怎么才升了一級,我還以為是他當校長了呢!”
蕭良雖然讀書時就知道埋頭學習,但對擔任過他高中三年班主任的劉韋軍還是有些印象的,只是一直沒有聯系的意愿罷了。
甚至這么多高中同學里面,他目前也就聯系胡婕、卞曉娟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