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平臺的成立,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是極強,獅山灣建設的招商部門,這個月就直接從其他地方挖了三家企業過來。
當然,蝸巢科技、宿云山能源以及和永電子,也將得益于這個平臺,持續跟進開發相應的技術。
依照各項工作的進展,獅山灣最快年前就有企業正式向市場推出電動自行車產品,到明年上半年,至少能形成二十萬輛電動自行車的產能。
除宿云山能源之外,另外三家蓄電池企業,也從蝸巢科技拿到深循環動力電池的專利授權,到時候會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生產。
蕭良又談了談星源時代的發展情況。
星源時代新建成的液鋰生產流水線,已經能同時容納四百名員工作業,晝夜輪班生產的合格產品數量,也追趕上恩益集團的全自動生產線。
新的生產流水線良品率還是偏低,僅能勉強達到百分之七十,相比恩益集團全自動化生產線高達百分之九十六的良品率,肯定是很不夠看。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就算關鍵環節還是采用進口的自動化設備,但手工作業環節更多,員工作業還不夠熟練,一層層遞進下來,這么短的時間內,良品率能達到百分之七十,已經超過蕭良的預期了。
雖然偏低的良品率,意味著大量的物料損耗,但是勞動力廉價啊。
以一條生產線十年折舊期計算,輪班作業額外增加的動態勞動力成本也才一個億,但一條生產線的固定投資,卻足足縮減了四點五億。
這還沒有計算節減的設備維護成本呢。
再一個,良品率也會隨著管理以及生產技術改良,逐步得到提高,總的物資損耗也會降低到合理的水平上。
最關鍵的,還是極大節約了前期的產能投資。
星源時代明年底之前,計劃鋰電池生產線增加到十條,單前期固定資產投入,就能節省二十個億。
這對蝸巢科技以及星源時代的前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蕭良現在手頭剩余資本也就二十億,要是都砸液鋰的生產線上,暫時也沒有能力同時在精密制造鋪攤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