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借殼資產重組增發的新股規模極為龐大,但鎖定期也是漫長,同時星視集團母公司已經持有的七千兩百萬股也會被一同鎖住,短時間內是嚴禁減持。
現在蕭良他本人爭取進董事會,除了他名下的一千兩百萬股將隨即鎖定外,還將動用十億港元增持股票?
這是真要將完成資產重組后的星視股價直接拉高到五十元嗎?
這段時間殺進來的投機者,這段時間痛并快樂著,痛的是難以把握什么時機套現出局才能利益最大化。
看到星視調整過后的資產重組方案,看到計劃總計掏出十三億港元現金參與重組的幾家投資機構名單,其他股東代表也很快就聯想到荃灣資訊產業園區這個議題上去了。
不過,這個議題提出時間不長,一份稍像樣的規劃文件都還沒有公開拿出來過,更不要說能過特區政府的批準了,一切充滿著巨大的變數。
大部分人心里都盤算著復牌后股價能漲到二十元以上,他們就可以大賺一筆離場了。
畢竟大多數人都是押注一家,不是像蝸巢新技術八支仙股都押注。
八號仔的股價最終哪怕就終止于每股二十元,他們在這個時候出貨,短短兩三個月的狩獵,也是收獲16倍的超高收益。
在這個市場環境下,這已經夠他們美上好幾年了。
現在呢,只要他們聯合起來支持蕭良進董事會,他們就有可能獲得超過四十倍的恐怖收益?
相當于預計的收益再翻二點五倍?
大家都是老投資客了。
他們心里都清楚,哪怕蕭良的承諾最終未必會兌現,但只要將這個噱頭炒作下去,甚至哪怕先將蕭良所持的一千兩百萬股送進董事會鎖住,對他們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弊。
一干股東代表眾情激動,很多人甚至都不顧及鄭二公子在場,就拍著胸膊說,就算抬也要把蕭良抬進董事會,鄭仲湘與在座的周培薇、陳逸森、溫駿、韓振國也是面面相覷,臉色難看。
他們剛才還在商量著,以為復牌后將股價快速拉到四十元左右,就能阻止這賤人多插一腳來攪渾水,沒想到他會來這一出,給出的上限比他們之前預測的還要高出一截!
“蕭總既然對星視這么感興趣,為何不直接參與增發?”溫駿瞇起眼睛,問道,“你這樣的承諾,未必太沒有誠意了吧?”
“鄭先生會歡迎我們參與增發嗎?”蕭良看向鄭仲湘問道。
借殼上市的資產重組可以附帶一部分的融資增發,這時候是指向特定的幾家投資機構,還是向市場上的所有投資者進行公開增發,方案如何草擬,決定權在發起資產重組的星視手里,蕭良只有代表他一千兩百萬股的表決權。
其他股東也不可能輕意幫他否決現行方案,逼使星視將蝸巢新技術納入增發名單之中——因為這么做對其他股東沒有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