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良又有意安排鄭仲湘、袁可飛、周培薇、林杰等人參觀星源時代的全自動化生產線,就很給人一種星源時代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已經發展成超大型、超先進現代電子工廠的錯覺。
校東研發基地目前也已經完成二期建設,占地面積擴大一百五十畝。
主要貼近生產實際的需求,進行各種工程工藝的開發與改良,校東研發基地不僅工作人員年后就突破千人規模,名目繁多的研究工作可視性也強。
在電動自行車技術實驗室里,正在開發的鋰離子電池自行車,擺在眾人眼前的實驗室樣品是如此的輕巧,跟一輛普通的山地車幾乎沒有區別,卻有著強勁的動力跟長達三十公里的續航。
蕭良不談實驗室樣車超乎想象的高昂成本,以及鋰離子電池編組使用的安全以及電路管理、溫度檢測、不同路況下電流輸出控制等一系列問題,還需要不斷的摸索、完善,袁可飛、林杰他們能否認展現在他們面前的,不是全球領先的產品?
香港gs手機基本上都得到普及,目前占據香港主流市場的很多日韓手機品牌,就有不少采用星源時代的鋰離子電池,也是袁可飛這些人早就知道的事實。
蕭良用已經發生的事實告訴鄭仲湘,他既然能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利用東洲更為貧瘠的資源,建成無論是研發還是生產,都堪稱國際一流的鋰電池企業,大家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星視沒有能力,利用三五年時間,在秣陵發展一座手機研發、生產企業。
你鄭仲湘不可能比我蕭良還要差勁吧,是不是?
再說了,除了星源時代的電池外,和永電子與蝸巢科技聯合研制的微型電機震動模組,也得到日韓手機廠商的認可,即將在獅山灣新建成的工廠里生產;獅山灣還有一些入駐的電子企業,開始著手充電線、充電器等電子產品配件的生產。
這些都是蝸巢科技聯合推動在做的工作,雖然沒有局限于手機產品,但也是從更大的方面推動東洲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
在獅山灣的招商計劃里,也將大型電子產品的oe工廠列入重點工作范疇。
說白了,星視這次不跟朱鹮電子合作,又或者朱鹮電子跟蝸巢科技的矛盾得不到緩解,蕭良也會在東洲努力推進相關工作,動作可能會要慢許多。
朱鹮電子這邊,不僅有蘇安建等人的積極推動,更有秣陵市委書記韓文松的密切關注,因此也不存在實質性的障礙。
等蕭良陪同鄭仲湘、袁可飛、林杰、周培薇等人從東洲回到秣陵,雙方就以最快的速度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首先是朱鹮電子科技產業園更名星視通訊信息科技產業園股份有限公司,星視注資一億港元,持有51%的股份,鴻臣注資一千萬港元,持有5%的股份;朱鹮電子以現有的產業園資產以及債務注入新的公司,持有剩下44%的股份。
共同成立星視通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專事手機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星視初期注入兩億港元,持有60%的股份;鴻臣注入兩千萬港元,持股6%的股份。
蕭良推動鴻臣注入少量的資金,前期主要還是先刷一個存在感。
除了方便朱祎琳前期就能更直接的介入手機公司以及科技產業園的發展外,更主要還是為兩三年之后,整個項目變得乏善可陳、食之無味時,星視倘若想放棄繼續投入或退出,鴻臣可以憑借這部分持股,抓住一定的主動權跟優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