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良到時候就算還留在星視董事會里面,沒有撤出去,也需要尊重星視董事會的集體決議。
朱鹮電子的資源實在有限,內部問題也多,將現有的手機項目團隊以及朱鹮電子未來十年在移動通訊電子產品范圍內的商標品牌使用權,置入新公司,持有19%的股權就足夠了。
朱鹮電子未來主要通過為新公司代工生產手機獲取更大的收益;商標品牌的使用也會收取相應的費用。
給運營團隊預留了15%的股份。
這個運營團隊,從朱鹮電子打進去的手機研發團隊,僅僅是其一部分。
鄭仲湘除了推薦袁可飛擔任星視通訊電子的總裁外,也考慮從朱鹮電子招聘更熟悉內地市場的高級管理人員,盡快將團隊組建起來。
不過,從朱鹮電子并入的這些人員,首先要跟朱鹮電子脫離行政上的隸屬關系,團隊成員最終能不能拿到股份,還是要看董事會給他們下達的關鍵任務指標(kpi)完成情況。
九月上旬,大家就以最快的速度通過董事會、市委市政府的批準,簽署正式的合作協議。
也是受星視通訊信息科技產業園(秣陵)及星視通訊電子相繼成立的刺激,九月中旬香港特區政府也對公眾正式公布,將由星視信息承攬實施荃灣信息港建設、運營的計劃。
星視股價七月底快速反彈到每股六十元之后,八月份則不可避免的陷入劇烈的震蕩之中,最低時還一度回落到每股三十元。
不過,受兩大利好信息的刺激,香港又實在缺乏真正的科技股標的,星視股價在進入九月之后又重拾漲勢,到九月底時上漲到每股九十港元。
愛立信并不希望朱鹮電子做手機,希望朱鹮電子能將有限的資源,專注用于合資公司的組裝生產,但朱鹮電子與星視的合作,愛立信還是樂見其成的。
長和實業在海外有如此巨量的電訊投資,愛立信在手機等產品外,更為重要的業務實則是移動通訊網絡設備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長和實業實際上一直以來是愛立信的核心客戶。
因此,這次愛立信除了沒有反對朱鹮電子跟星視的合作外,還同意與朱鹮電子的合資公司,將來承擔新公司產品的代工生產,甚至還向新公司轉讓了一部分手機制造專利技術,承諾推動關聯的一些手機模組科技公司,入駐產業園。
新的公司在袁可飛的領導下,研發團隊第一時間進入科技產業園,除了九月就大張旗鼓的新增基礎研究人員外,還連續邀請多位手機開發領域的大佬加盟進來,加快新公司手機產品的研發工作。
不管怎么說,鄭家的影響力還不是蕭良此時能及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