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品牌已經發出三十多張,朱鹮手機月銷都破五萬臺了,其他十數家國產手機廠商也都陸續推出產品。
三星、松下、恩益等日韓電子廠商為擺脫亞洲金融風暴的負面影響,快速走回發展的正軌,今年都相繼在中國市場發力。
最為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電視機市場,日韓彩電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從前些年的5%,僅僅半年時間,就提到25%左右;下半年大概率還會進一步提升。
加入世貿的談判已經進行幾年了,目前也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亞洲金融風暴的爆發,也令全球越發相信,中國需要世貿,世貿更需要中國。
愛立信將與朱鹮電子的手機合資公司出售給星視,就是國際巨頭從自建產能往oem產能轉變的一個先例。
很多人看到這些預兆,但對未來進行預測,總有各種猶豫;而同時對技術、市場以及經濟發展趨勢都有清晰洞察力的人,還是太少了,很多人只是在某一方面有所擅長,又或者僅僅在某一方面喋喋不休。
蕭良沒有這些困擾,因為他看得見歷史的軌跡會如何發展。
因此,在蕭良的計劃里,鴻盈科技的真正籌備期,不是今年春節到現在半年多時間,而是到零二年底、總計三年左右的時間。
在這個籌備期內,在代工為王時代真正拉開序幕之前,鴻盈科技不僅僅要在規模上,還要盡最大的可能在工藝技術積累、生產管理以及產業鏈發展等等方面,縮短或追平與臺系電子大廠的差距。
特別是產業鏈以及生產裝備方面,想要追趕更非易事;這恰恰也是蕭良做鴻盈科技的真正目的。
蕭良真沒有精力去做液顯,不單純是資金的問題;鴻盈科技這兩年需要做的事就太多了。
在鴻盈科技董事會以及股東大會,蕭良會做一些鼓舞人心的演講,但不會作為正式的資料對外公布。
外界對鴻盈科技的發展存在怎樣的誤解,蕭良從來是不屑解釋的,有時候還會刻意利用這點,去誤導鄭仲湘這些人的判斷,但蘇安建、鐘云鋒乃至唐繼華都產生誤解,確實是需要一些更明確的解釋。
有時候也恰恰如唐繼華所說,哪怕蕭良之前對國內的經濟發展,早就明確做出極其大膽的預測,形勢的發展也一步步在驗證他的預測,但現實遇到更多的困難與繁復,也確實會消磨信心,帶來更多的擔憂與困惑。
“聽你解釋得越透徹,越顯得柳軼群他們居心叵測啊!”沈君鵬感慨說道,“他們對國內手機oem產業的發展,肯定沒有你這么強的信心!”
柳軼群跑過來說崔永埈到訪的事,是不是別有居心,蕭良其實是無所謂的,但背后有可能涉及省委常委姚洋,鐘云峰、唐繼華則不得不想得更多。
當然蕭良不想說太多,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現代集團及崔氏內部的矛盾,目前雖然有公開化的趨勢,但實際上崔氏內部的矛盾要比外界想象的激烈得多。
崔永埈的來訪,有可能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變數。
只是有些事還沒有發生,蕭良現在還沒有辦法去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