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精工目前還是不溫不火,兩年多來,市值都在三四十億之間隨波逐流,年銷售額遲遲沒能突破二十億,年凈利潤也就在一億三五千萬間波動。
真不是蕭良惡意使壞,不給丁文江、韓振亞他們高價套現出逃的機會。
實在這兩年中低端機床市場爆發太厲害,天海精工咬牙往中高端機床領域鉆,但技術差距不是短短三五年內能彌補的,兩三年壓根看不到什么起色。
目前天海精工跟國內的其他上市機床企業相比,穩健經營反而成了最大的缺點,市場反應自然冷淡。
沈君鵬每年還需要拿天海精工的分紅來化解個人身上的債務壓力,因此天海精工在研發上高強度的持續投入,主要還是依賴銀行貸款或增發新股融資解決。
當然,沈君鵬拿到分紅后,還會在股價低迷里增持一些股份;他個人對天海精工的持股,還維持在30%這個位置。
“你這次終于要參加天海精工的新股增發融資了?”葉曉華高興的說道,“那這次天海精工計劃增發多少,你不會都包圓了吧,有沒有給我們留點?”
“天海精工這次計劃頂格增發20%的新股,總值八億左右,我差不多拿下一半,”蕭良說道,“以后我個人不愿意傾入太多精力的公司,持股都不會超過10%。就這個持股比例,還是太高了,會被拽住加進各種董事會,煩不勝煩。你要是參加天海精工的這次增發,我推薦你進董事會。”
“呵,那不是說我以后也是上市公司的董事了?”葉曉華笑道,“我都忍不住想讓服務員給我拿面鏡子來了。”
“泛華建設跟萬家優品兩家公司的董事,將來未必比天海精工的董事差好不好?有點出息。”蕭良笑道。
“混不到星源的董事,算哪門子出息哦?”葉曉華很是“不滿”的說道。
“這個你還真混不上,星源的董事會成員,未來只會從內部產生,”蕭良笑道,“你就算再多幾個臭錢,也沒資格當星源的董事。”
“星源時代、蝸巢科技都沒有接受外部投資,也都設有董事會嗎?還是說跟之前的南亭集團一樣,董事會只有董事長一人?”程雷還真不清楚星源時代、蝸巢科技有設董事會,感覺完全沒有必要,就像之前的南亭集團一樣,有董事會,但整個董事會僅有蕭良兼任董事長一人,就沒有再設其他董事席位,因此他對何雪晴他們說的話,是最大股東兼董事會的決議。
“星源的體量越來越大了,體系也越來越復雜,我也沒有能力兼顧所有的細枝末節,”蕭良說道,“星源這次對管理層授股之后,會在整體上成立了一個對外宣稱是董事會的機構,大體將各個事業群的負責人、首席科學家等人囊括進來,掌握決策權……”
“這算是財團了吧?”葛云鋒頗為振奮的問道。
他這段時間看了很多財經方面的報刊雜志,了解到日系財團的真正決策機構,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董事會。
蕭良說星源體量越來越龐大,但今年以來主要還是鴻盈科技的投資建設速度驚人。
不過,鴻盈科技本身就是在香港證券市場上市的公司,聽蕭良的話意,很顯然鴻盈科技作為事業群之一納入星源系,真正的決策權也不可能放在上市公司的董事會,需要轉移出來集中行使。
這不就是典型的財團組織架構嗎?
當然了,決策權如何轉讓出來,還要同時滿足香港法律法規對上市公司的要求,這些專業性的問題,葛云鋒就不是很了解了。
“星源現在沒有資格談財團,將來也不會奢想著做什么財團!”蕭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