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蝸巢科技的鋰電動力系統并沒有引起重視。
畢竟ac推動力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僅僅是進行了一次改造試驗,初步驗證了鋰電在續航上的優越性——這也是鋰電的最大優勢。
蝸巢科技的鋰電動力系統,其他技術優勢與積累,在一次性的續航行程展示中,也沒有機會展示出來。
科伯德關注到ac推動力的這次改造展示,萌生了基于鋰電研究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念想,也沒有想著找ac推動力或蝸巢科技合作,而是想自己組建新的汽車公司。
科伯德一開始的慣性思維,甚至以為最好的鋰電技術在日本,聯系東芝、松下、恩益等公司尋求合作,不僅被拒絕,甚至還被勒令禁止使用其產品,進行相關的試驗。
東芝、松下、恩益電氣等日系公司,都很清楚鋰電池的穩定性與一致性,要比鉛酸電池差得多。
特別是數千節鋰電組成動力系統,沒有足夠的安全措施,簡直就是一個炸藥包。
東芝、松下以及恩益電氣等日系公司,都擔心科伯德的公司,拿他們的鋰電產品進行新能源汽車開發,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后,有損到他們的商譽。
在這種情況下,科伯德才被迫回頭找ac推動力,談他發展跑車型電動汽車的計劃。
通過短短十多天的接觸,科伯德對ac推動力采用的鋰電動力系統也有了比較深的了解,才發現蝸巢科技在鋰電一致性、熱失控、電源管理以及動力系統結構等等領域,已經遠遠走在東芝、松下、恩益電氣等日韓公司的前頭了,甚至星源時代在領先于日韓的電池技術基礎上,專門制造安全性能更強的圓柱形鋼殼鋰電池。
而東芝這些日韓公司甚至還沒敢嘗試,都沒有起步。
雖然跑車型電動汽車,要在高壓高功率電控系統與變速箱協調之間,做全新的系統性研發,但有蝸巢科技已經趨于成熟的鋰電動力系統,科伯德相信兩年時間,他就有把握率領工程技術團隊,開發成熟的產品出來。
之前會議,蕭良與星源系的高層并沒有表態,科伯德揣測不到蕭良的真實想法。
他擔心蕭良太過保守,令他的期待落實,才提出單獨進行視頻通話以及進一步來中國考察的要求。
通過視頻與科伯德溝通了整個上午,蕭良最終被科伯德“說服”,接納他的建議:
ac推動力管理層多數人偏保守,就繼續維持原先的普通型鋰電動汽車技術路線,科伯德會吸納ac推動力里更為積極的工程研究人員,組建全新的汽車公司,研究跑車型鋰電動汽車技術路線。
兩者技術路線并行,各自尋找融資。
蝸巢科技提供鋰電動力系統以及其他功能模組、部件開發等技術支持,在兩家公司都分別持有10%的股份——ac推動力提供電機技術支持,也將在科伯德的新公司持有10%的股份。
當然,蝸巢科技將始終掌握鋰電動力系統的完整技術權力,而未來在電機、電控等領域的技術專利,則照三方的貢獻比例進行分配。
另外,蝸巢科技還從ac推動力手里買下異步感應電機的基礎技術授權,可以在此基礎上,開發自己的異步電機技術,也可以將一部分技術,應用于電機院正開發的高壓高功率同步永磁電機技術上。
哪怕蝸巢科技在高功率電機、電控技術上的積累弱了一些,蕭良還是要盡最大可能、盡快補足這兩條短腿,掌控完整的三電技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