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廣濟方丈口誦佛號,“阿彌陀佛!廣豐師弟倒是越活越通透了。”
寧宋繼續道:
“其實我也是只遠遠的見過不戒大師,之前與他并無交集。
只不過就在之前不久,不戒大師突然差人給我送來了這樣一封推薦信。
說是我的一位故人讓他照拂于我,又得知我一心向佛;所以才寫了這樣一封信,讓我拜入靈山寺門下修行。”
廣濟方丈點了點頭道:
“甚好!不過雖然你有我師弟的推薦,但是寺中的律例仍然是不能更改的。
暫時,你只能以居士的身份在寺內修行。
待到寺中認為你真正具有佛心正性的時候,方可收你入寺,成為寺中沙彌。”
寧宋當即合掌行禮道:
“合當如此!”
對于他的態度,廣濟方丈顯然十分認可。
遂又微笑著道:
“我廣豐師弟當年舍身取義,護得大家周全。
說起來,我也是欠他一份恩義的。
然而他流落在外多年,即是始終不曾向我開口求過什么。
這一次他既然開了這個口了,我總歸是要給他一些面子的。
所以在我的職權范圍內,對你照拂一二還是沒有問題的。
當居士在寺中修行,也是要做許多工作的。
不知你原來是做什么的?可有自己所擅長或喜歡做的事?”
“回方丈大師。我原來是個書生,詩文倒也算熟讀了。
只不過似乎在科舉一道上并不擅長,不過做一些文書方面的工作,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廣濟方丈點了點頭,道:
“我明白了!那我這就給你安排一下吧。”……
寧唐的分身寧宋,就這樣拜入了靈山寺的門下,成為了一位修行居士。
而且因為有了廣濟方丈的吩咐,寧宋被分派去作了藏經閣外殿的一位知藏行者。
靈山寺的藏經閣,分為內殿和外殿兩部分。
兩殿根本就是分開建設,位于不同位置的兩個建筑。
其中內殿基本上是不對外開放的,只有成為靈山寺的正式弟子,受了戒以后;并且還要達到一定的等級,才有資格從內殿借閱典籍書冊。
而內殿存放的,基本上也都是功法、神通等這些可直接用于修煉的內容。
而外殿,則可以看作是一處集圖書館和書殿于一體的機構。
這里是直接對外開放的;不但寺中的僧眾、在寺中修行的居士可以從這里借閱書冊典籍。
甚至那些對外出售的佛經,還可以直接出銀錢來購買。
而知藏行者,其實就是在藏經閣外殿這里干雜活的人。
這藏經閣外殿的雜活工作,也是分許多種的。
寧宋由于能“直通方丈”,所以被分派去干了抄錄佛經的工作。
這個世界其實是有印刷工具的,雖然還并沒有點亮活字印刷這一枝。
但是因為有一些修仙技術的幫助,所以印刷業還是非常發達的。
藏經閣外殿這里,也是設有印刷部門的;他們會專門印一些佛經什么的對外出售。
不過直接印刷出來的佛經,一般賣的都比較便宜。
這種基本上只是為了普及佛門的知識經義,并無什么佛力加持,沒有特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