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這種“白經”高級一些的,就是外殿的居士們直接手抄的經文了。
這種經文在抄全了一部之后,會被裝訂好;在佛堂前放置一段時間之后,由寺中的一位高僧大德統一進行一次開光儀式。
待到開光完成之后,這些經文也會放在外殿這里對外進行售賣。
當然,這種“普經”售賣的價格,就已經要高上不少了。
概因這種佛經,上面就已經有了一些佛力加持了。
買一本回去,本身就具有一些辟邪扶正的效果;經常加以誦念,也會有一些福報的。
而最高級的“紅經”,那是由寺中道行深遠的高僧大德時常刺破指尖血;以自己的血書寫而成的經文。
這樣的經文,十幾年、幾十年都未必能生產出一部來。所以就是堪比法寶的存在了。
一般人,也很難從靈山寺獲得這樣寶貴的經文。
因為根本就不會對外售賣;甚至用再多的金銀,你也買不到。
寧宋現在每天要做的工作,就是在不停的抄寫佛經。
當然了,要按照一定的規矩來抄寫;比如需要用指定的字體、字跡要工整、要豎抄等等。
這項工作,其實也不是白做的。
能被靈山寺吸納進入寺中修行的居士,每個月也是有一定的銀錢月例發放的。
這個就相當于工資了;經文抄寫的不好,是會被扣罰月例的。
當然了,這地于寧宋來說根本就不是什么問題。
而且,知藏行者的工作,也允許一定的“容錯率”。
就比如每位負責抄寫的知藏行者,每天最多允許寫廢五張紙的佛經。
而以寧唐現在的修為,他完全可以一張也不用寫廢。
甚至還可以把自己的手速提高到不可思議。
不過既然是隱藏了身份到這里做這份工作了,那還是合群一點比較好。
第一天做抄經工作,寧唐直接寫廢了兩張紙。
而負責管理他們的“知藏抄頭”,根本什么話也沒說。
與寧宋一起工作的幾位同僚,對他的態度也都挺不錯的。
寧宋的背景大家都知道,那是直通著方丈呢!沒必要得罪他。
看著自己放在桌案上的兩張寫廢的紙,寧宋向抄頭問道:
“楊抄頭!不知道這寫廢的紙張,要怎么樣處理啊?”
楊抄頭道:
“寫廢的紙啊?你可以帶回自己住的精舍里去練練字用。
反正背面是空白的,可以用來練字。”
“這……,意思就是說寫廢的紙就可以歸自己了?”
楊抄頭點了點頭道:
“沒錯!”
“那我在這里用一點抄經用的筆墨練練字,可以嗎?”
楊抄頭點了點頭道:
“可以!但是注意別用太多就好。”
寧宋笑著點了點頭,他心里也明白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做著這份工作,那肯定就會從這上面獲取一些相應的福利。
這寫廢的紙,和這些可以用的筆墨,應該就是這份工作的福利了。
臨到快要下值的時候,寧唐已經做完了抄頭今天所布置的抄經份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