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拜入靈山寺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寧宋很快就成長為靈山寺的一張牌面了。
原本的靈山寺,雖然表面看上去仍然是一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局面。
但實際上,比較有點頭腦的門人弟子已經看出來了,靈山寺是在走下坡路的。
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靈山寺的社會底層的信眾正在流失。
也就是那些“窮棒子們”對靈山寺感到失望了,并且采取了用腳投票的方式遠離的靈山寺。
當然了,靈山寺是靈山寺,佛門是佛門。
靈山寺雖然是天下佛門的魁首,并且對天下的佛寺負有一定的管理職責。
但并不是天下所有的寺廟,都像靈山寺這樣的。
各地的寺廟在接受靈山寺管理的同時,也保留有很高的自主性。
從這方面來說,由靈山寺所帶領的佛門,更像是一個松散的聯盟。
與天星門只有一處山門,但賺錢的產業遍布天下;儒門學宮對各地學宮的強控制這些模式,完全不同。
當然,靈山寺這種松散聯盟的模式,其實也是有些好處的。
寧宋覺得,哪一天靈山寺真的從那張寶座上跌落;佛門會依舊,只不過統領天下佛門的魁首會換個別的寺廟而已。
而現在,寧宋的突然出現,其實是止住了靈山寺的這種下滑局面。
靈山寺畢竟是一個修行的門派;但凡修行的門派,所修的功法就必定有與之相匹配的思想或信仰。
靈山寺的許多有識之士,也是不希望靈山寺就這樣眼看著一點一點的墜落下去的。
只不過,這些人或許是并不想與那些“入魔”的人產生紛爭,或許是想獨善其身,或許是不知道該用什么方法拯救靈山寺。
總之,他們之前處于一個吃瓜群眾的境地。
但是寧宋的突然出現,就仿佛是出現了一個核心;一下子把這些散沙們給凝結成了混凝土。
這些人并不喧囂,但是卻十分堅定地站在了寧宋的這一邊,對寧宋的做法表達了贊同。
與之對立的,自然就是廣法大師所率領的那一群人了。
其實寧宋對于廣法大師這種人,完全站在第三方的公允角度來看,他并不覺得廣法大師有什么明顯的錯處。
但是,他錯就錯在不該加入靈山寺修行。
寧唐其實對這天下修行宗門的了解也并不多,但他至少很了解天星門。
他覺得,假如廣法大師這種人拜入到天星門的貪狼峰門下,那才是最合適的。
靈唐娶了程菲三位貪狼峰的師姐作娘子,所以對貪狼峰的功法也有一些了解。
據她們說,貪狼峰的功法,差不多完全就是和貨殖貿遷配套的功法。
甚至貪狼峰的門人弟子,平時跟隨著峰主一起做生意,就是一個修心的過程。
然而,加入了靈山寺修行的廣法大師就有點慘了。
佛門的修行功法不用說,那自然是以佛主的思想來作為配套的。
但是佛門的這一套思想上的東西,那可是和商業、和貨殖貿遷這一套是完全悖離的。
而當佛寺發展成一個規模龐大的機構時,對于財力資源等這些東西,又自然而然地產生天然的渴望。
這其實就是廣濟方丈對廣法頗有放縱的原因。
廣法再不是個東西,但是他能為靈山寺賺來錢啊;這樣才能把偌大的靈山寺維持住。
只不過,廣法的勢力大了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對靈山寺產生了“污染”。
當和尚的不想著普渡眾生,天天想著怎樣斂財;那自然是離佛日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