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言談舉止,也顯得非常溫文爾雅。
“各位!請問哪一位是這鐵籠寺的方丈?”
負責接待的知客,就是原來鐵籠寨的五當家。
“我們的方丈是……”
五當家也沉默了,因為他也是實在搞不清,這鐵籠寺的方丈到底應該是誰?
你要說是大當家的吧!她是個女的,方丈應該是個男的吧?
一個姑子,怎么也不可能作得了方丈吧?
但你要說內當家的就是方丈吧!那也不對。
他不是說過,方丈就是一個寺廟的一把手,就相當于大當家的嗎?
可這內當家的,他肯定不是一把手啊!
這一點內當家的自己也承認。
但是這樣一來,那誰能算是鐵籠寺的方丈呢?
“怎么了?和尚為什么不說話呢?”
“不是不說話,是我說不了啊!因為我也不知道,我們這里的方丈到底應該算誰。”
張乘云聽了,笑了笑,并沒有計較。
因為他在來之前也聽說過鐵籠寺的一些軼事了。
比如這里的法師給信徒講經,那是講得牛頭不對馬嘴,但偏偏還很容易產生喜劇效果。
比如在外面傳的最廣的,佛祖證道這一段。
在鐵籠寺里就是這么講的:
說佛祖修行悟道時,不小心撲到了馬蹄子上,然后被踢飛了。
正好掉在了那個什么提子樹下,撲在那里起不來的時候,看到眼前的菩提樹,直接把樹給啃了。
佛祖吃著吃著,突然就頓悟了。然后佛祖就證道了。
于是,佛祖“撲蹄證道”的故事,就這樣流傳了出去,在整個灌云縣傳的沸沸揚揚的。
這寺里能給人講經的僧人,都能說出“撲蹄證道”的故事來。
那個這知客,也就是“前臺”,搞不明白自家寺廟里的老大是誰也就不稀奇了。
不過,最后這位知客還是道:
“施主!這樣吧!你一會進去到大雄寶殿之后,去對那里的人說找我們的內當家的,就可以了。”
“內當家的?”
“對!我們這里原來是個山寨。還是內當家的來了以后,才慢慢給搞成寺廟的。
要說這里誰最有腦子,還得是我們內當家的。”
“哦!內當家的?女人?”
“不!我們內當家的是男人,大當家的才是女人。
內當家的是大當家的當初搶來的壓寨相公。”
這一點,張乘云也聽說過的。
在來之前,他曾經叫灌云縣的捕頭捕快們調查過一番鐵籠寺的情況。
對于這里的一些情況,他是心中有些數的。
只不過對于匪窩里的這些稱呼什么的,他并不是很熟悉。
“我聽說你們鐵籠寺這里,是和尚和尼姑一起混住的。是真的嗎?”
“是啊!其實我們這里不少和尚和尼姑,都是夫妻。
比如大當家的現在就是尼姑,內當家的就是和尚。”
“你們……,這里還真是有夠奇葩的。”</p>